6月11曰光緒皇帝下“明定國是”詔,宣布維新變法。“百日維新”開始。
7月3日詔立京師大學堂,派孫家鼐為管學大臣,以美國人丁韙良為京師大學堂西學總教習。
9月21日慈禧太後再出訓政。即日起,禦殿理亊,幽光緒帝於瀛台。28曰,殺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六人,史稱“戊戌六君子”。康有為、梁啟超流亡國外。《申報》發表《縷記保國會逆跡》。
26日慈接矯詔:“《時務官報》無稗治體,徒惑人心,並著即行裁撤。”
12月28日《清議報》在日本橫濱出版,共出100期,於1901年停刊。有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發表,從社會價值上肯定小說的作用。該報設《侍界潮音集》,發表詩歌作品,從事“詩界革命”試驗。是年黃遵憲作《曰本雜事詩》。
林紓與王壽昌合作,譯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署名冷紅生、曉齋主人合譯。此為林紓譯外國小說之第一部,亦為歐洲純文學介紹入中國之第一部。1899年,該書以索隱書屋名義刻板行世。襲廷梁作《論白話為維新之本》。康有為自此年開始流亡生活,居明夷凡二年,成詩90首,名《明夷閣詩集》。是年秋瑾居京師,年23歲。
是年法國作家左拉為德累否斯案主張公道,被判徒刑一年,左拉迭赴英國。彼埃爾’居裏夫婦研究放射現象,並遊離鐳。美國合並夏威夷島。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
1月譚嗣同《仁學》在《清議報》始刊。12月山東義和團起,在肥城縣殺英傳教士。是年黃遵憲作《己亥雜詩》,此為黃最重要之詩作。冬,章太炎《訄書》在蘇州付梓,次年出版。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甲骨文。是年曾廣銓譯哈葛德小說《長生術》,時務報館譯柯南道爾《包探案》,均索隱書屋。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1月又懸賞十萬兩,嚴緝康有為。
5月27日義和團毀長辛店俠路及車站、橋梁等,以阻止清軍進攻。30日,英、俄、美、法四國駐華公使到總理街門稱:“不論中國政府的態度如何,各國公使已決定調兵來北京,我們勸告中國政府讓步,以免引起意外的結果。”
6月13日義和團開始在北京焚燒教堂。30日,從大沽口登陸的八國聯軍已達一萬八千多人。
8月14日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慈禧太後抉光緒帝西逃。是年洪興全著《中東大戰演義》,由香港中華印務總局印行。
陳蝶仙著《淚珠緣》(杭州大觀報館》。蔣紹敬譯凡爾納《八十日環遊記》,經世文社。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辛醜)
7月命以後考試廢八股文,改用策論。
8月命各省於省城及所屬府州縣等設高等、中等、初級學堂;又命選派學生出洋留學。
9月李鴻章病逝。是年梁啟超在《清議報》發表《過渡時代論》。李伯元作《庚子國變彈詞》(1901~1902)。杭州《白話報》創刊。《世界繁華報》創刊。林紓、魏易譯斯陀夫人著《黑奴籲天錄》,包天笑譯哈葛德著《迦因小傳》。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壬寅)
1月管學大臣奏辦京師大學堂情形,定預科三年,與各省高等學堂功課相同,卒業授舉人;正科三年,卒業授進士。又薦吳汝綸為總教習。同月,梁啟超在曰本創辦《新民叢4艮》。11月京師大學堂開學。命自明年始,凡進士之授修撰、編修及選用庶吉士、主亊、中書者,皆入京師大學堂分門肆業。是年《新小說》創刊。
梁啟超作《新中國未來記》,發表於《新小說》,該小說僅完成四回。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此年開始在《新小說》發表。其餘《痛史》、《九命奇冤》、《電術奇談》等亦發表在該刊。《據阿英《晚清小說史》)梁啟超《飲冰室詩話》開始發表。是年蔡元培、章炳麟、徐錫麟、秋瑾創立光複會。《大公報》創立於天津。
蔡元培與蔣智由等組織愛國女學於上海登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