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各展神威——各國驅逐艦集錦(1)(1 / 3)

美俄驅逐艦

美俄驅逐艦最典型艦艇的武器裝備:美國海軍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具備強大的反潛能力。它裝備2架“海鷹”反潛直升機作為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級最遠程的反潛武器。“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為第二層遠程反潛武器。Mk46型反潛魚雷為第三層中程反潛武器。2座MK15“密集陣”6管20毫米近防炮為第四層近程反潛武器。另外,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裝載強大的一流的電子設備。俄國勇敢級反潛導彈驅逐艦主要執行反潛作戰任務,也有4層反潛火力。它裝備有2架卡-27A反潛直升機作為最遠程的反潛武器。卡-27A飛行速度為每小時250千米,續航時間4.5小時。裝備搜索雷達、多普勒雷達、電子偵察設備、聲呐浮標、吊放聲呐、磁探儀等,攜帶魚雷和深彈等。卡-27A可以接受本艦或友艦聲呐的目標指示去執行遠程反潛任務,也可以由2架直升機在編隊的前方協同執行遠程反潛任務。

一、“弗萊徹”級驅逐艦(美)

作為一種非常成功的驅逐艦,弗萊徹級從1942年起成為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支柱力量,直至太平洋戰爭結束。“本森”級驅逐艦在太平洋戰爭中存在許多不足,續航力和武器裝備都難以達到要求。因此,在該級艦的項目結束前,第一艘改進型的“弗萊徹”級戰艦就已經下水。弗萊徹級的前兩艘於1942年2月下水。1944年9月,175艘該級艦的最後四艘在普吉特-桑德海軍造船廠完工。通常,“弗萊徹”級驅逐艦一建成就立即奔赴太平洋戰場,但在大西洋沿岸完工的該級艦也在那裏參與了一些戰鬥。美國海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之前在大西洋為盟軍商船隊護航,之後趕赴太平洋,參與瓜達康納爾島附近海域的作戰。該級艦在1949年被重新劃分為護航驅逐艦,其中最著名的一艘是“強斯頓”號。“弗萊徹”級驅逐艦最初是作為護衛艦進行設計的。在執行護航任務時非常高效。在1944年10月的萊特島戰役中,“強斯頓”號是斯普拉格少將指揮的第三特遣艦隊的七艘驅逐艦之一。10月24日,斯普拉格的部隊截住了一支日軍艦隊,該艦隊正企圖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逃至萊特灣。“強斯頓”號和另一艘驅逐艦“豪爾”號發射了魚雷,擊中了日軍巡洋艦“熊野”號,使其失去了行動能力。但“強斯頓”號和“豪爾”號進入了“大和”號和“長門”號戰列艦的重炮射程,均被擊沉。

二、“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美)

20世紀60年代,大批服役於美國海軍中的“二戰”型驅逐艦日漸過時,美軍急需新型替換艦,“斯普魯恩斯”級應運而生。該級艦於1972年開工建造,1983年全部完工入役。同級共造31艦,其中前7艘與後24艘在一些裝置等方麵有所不同。該級艦曾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中海、海灣以及歐洲海域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為美國全球霸主地位的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2005年,最後一艘“史普魯恩斯”級艦光榮退役。

“斯普魯恩斯”級原以反潛為主,自服役初始就遭到了對空作戰能力和對海作戰能力低下的批評。為適應現代海戰要求,美國對其進行了一係列改進,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進行的大規模現代化改裝,這次改裝加裝了多型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垂直發射係統,使之搖身一變,成為以反潛為主,同時兼具反艦、對地和防空能力的多用途驅逐艦。

“斯普魯恩斯”級是一款極為優秀的戰艦,這是毋庸置疑的。它在世界上最早引用模塊化設計概念,也是美國第一級采用全燃動力裝置的軍艦。它廣泛地應用了各種降低噪聲的技術,傾注全力將自己變為美國當時最安靜的水麵艦艇。它裝備了遠、中、近三層次的反潛武器和性能一流的反潛探測設備,成為世界上具有優秀編隊區域反潛能力驅逐艦的佼佼者,為世界各國海軍所矚目。

三、“基德”級驅逐艦(美)

“基德”級是美國建造的一種多用途驅逐艦,於1978年開工,共建4艘。該級艦由“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改進而來,艦體與動力係統等基本未變,但噸位更大。它結合了“斯普魯恩斯”級的反潛戰係統和“弗吉尼亞”級巡洋艦的作戰係統,可以同時應付來自空中、海麵和水下的攻擊。在新一代“阿利·伯克”級服役前,“基德”級曾是美國海軍戰鬥力最強大、最均衡的驅逐艦。

“基德”級原是為巴列維王朝時代的伊朗建造的,本名“阿亞圖拉”級。然而在完工之際,親美的巴王朝倒台,新政權與美交惡,兩國間的所有軍售案全部告吹,於是“阿亞圖拉”級變身“基德”級,於20世紀80年代初加入了美軍艦隊。1998至1999年間,該級艦從美國海軍中陸續提前退役。作為外銷型艦艇,“基德”級最初的裝備較為簡陋,武器裝備也較弱。但由於是為在波斯灣的軍事行動中使用,艦上配備有非常出色的空調係統;而以應付常規戰爭為出發點的設計,也使該級功能更為全麵。入役美軍後,“基德”級曆經多次改裝,在武器裝備、偵察反應係統、作戰係統和指揮決策係統等方麵進行了全麵強化,迅速升級為美軍主力艦。尤其是先進的防空雷達係統的配備,使“基德”級具有控製廣泛海域製空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