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午夜打響的聖喬治角海戰中,美軍這種針對驅逐艦的妙計再一次獲得成功。
五、諾曼底登陸——驅逐艦的主場
1944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已經接近崩潰邊緣。而大西洋戰場上的德軍同樣走向了窮途末路。這時的驅逐艦,已經不再為進出大西洋的船隊護航,它們的任務被一種更適於反潛戰的護航專用艦所代替。但是,由於在被世人廣為流傳的諾曼底登陸戰中,驅逐艦為盟軍登陸部隊提供了近距離的精確火力,使驅逐艦又一次名揚天下。
諾曼底登陸戰役打響後,為了輸送登陸兵第一梯隊登陸,盟國海軍組成了兩個特混艦隊,負責輸送和掩護登陸部隊的航渡和登陸作戰。西部特混艦隊主要由美國艦艇組成,其中包括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280多艘其他艦艇、1700艘登陸艦船,輸送美國第一集團軍上陸,並由美國戰術空軍第九航空隊提供空中支援;東部特混艦隊主要由英國的艦艇組成,包括3艘戰列艦、13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302艘其他艦艇、2426艘登陸艦船,輸送英國第二集團軍和加拿大第一集團軍上陸,由英國戰術空軍第二航空隊提供空中支援。為了支援登陸場上的部隊,他們還由7艘戰列艦、2艘淺水重炮艦、24艘巡洋艦和74艘驅逐艦組成五個艦炮火力支援隊。
1944年6月5日午夜至6日5時,英、美出動約2500架重型和中型轟炸機,對登陸地域及其附近地區實施航空火力準備,向地麵投放了約萬噸炸彈。在盟軍登陸艦艇搶灘之前,大量戰鬥轟炸機對德軍防禦陣地進行了轟炸和掃射。5時30分,100多艘火力支援艦對80千米登陸正麵實施密集的艦炮火力準備,隨即轉入火力支援。12艘驅逐艦在為前進掃清道路的過程中,表現十分勇敢。它們距離岸邊不到900米,實際上艦船的底部已經擱淺。根據炮火控製組的要求,這些驅逐艦進行了統一炮擊,掩護部隊相繼登陸。德國守軍雖曾向盟軍進行炮火還擊,但多被盟軍艦炮火力所壓製。6時30分至7時45分,盟軍登陸部隊分別在5個登陸地段突擊上陸。9時,除奧馬哈外,上陸部隊基本突破德軍陣地,各登陸地段也都奪取了比較穩固的立足點。但因登陸場過於狹小,隨後盟軍又展開了擴大登陸場的戰鬥。7月18日,英軍攻占交通中心聖洛,切斷了隆美爾指揮的德軍,與美軍形成了正麵150千米、縱深13~35千米的登陸場。到7月24日,盟軍地麵總攻的準備工作全部完成,第一階段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結束。
盡管在這次戰鬥中,美、英兩國各損失了3艘驅逐艦,挪威和法國也各損失1艘驅逐艦。但是,驅逐艦卻成了法西斯德國的夢魘。直到現在,參加過二戰的美軍老兵還時常提起“幽靈驅逐艦”,它勇敢地衝向德軍岸炮陣地實施近距離平行射擊,屢屢得手,卻從未被德軍識別出來。諾曼底登陸戰役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役,它為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盟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對加速納粹德國的崩潰以及決定歐洲戰後形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