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注釋(2 / 2)

[38]拉法格《關於婚姻的民間歌謠和禮俗》,《拉法格文選》,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國際共運史研究室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9]王國維《北伯鼎跋》,《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

[40]聞一多《聞一多全集·詩經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1]楊伯峻譯注《論語》,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

[42]朱熹《詩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3]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第一篇詩歌觀念的演進與功利批評的形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版。

[45]楊伯峻譯注《論語》,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

[46]楊伯峻譯注《論語》,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

[47]陳奐《詩毛氏傳疏》,北京:中國書店,1984年版。

[48]參看向熹《詩經語言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7年版。

[49]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50]陸德明《經典釋文·毛詩音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51]崔述《讀風偶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2]陸德明《經典釋文·毛詩音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5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六藝論》,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54]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魯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55]朱熹《詩集傳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6]王逸《楚辭章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57]範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循吏傳序》,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58]鍾惺《古詩歸》卷七,續修四庫全書,一五八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9]元好問《中州集》,《論詩絕句三十首》,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

[60]徐複觀《中國文學論集》,《釋賦比興——重新奠定中國詩的欣賞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版。

[61]蘇軾《惠崇春江曉景》,錢鍾書《宋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62]朱熹《詩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3]引自程俊英《詩經注析》,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64]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唐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

[65]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唐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

[66]張先《虞美人》,胡雲翼《宋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67]程俊英《詩經注析》,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68]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二卷第五章《詩與散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

[69]王士禛《漁洋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