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3 / 3)

沈溪不斷給林恒擺事實講道理,但林恒就是聽不進去。

在林恒看來,文官看不起武將,楊一清不可能那麼爽快把軍功讓出來。

“大人或許不知,此番楊軍門不過晚進城兩日,且身邊有劉公公派來的親信太監做監軍,若劉公公執意為其撐腰的話,誰敢在軍功問題上說三道四?”

沈溪皺眉:“既然你覺得爭取功勞很困難,為何還千裏迢迢找我做主?”

林恒低下頭:“這算是三邊有功將士最後的希望吧……誰都知道沈大人您治軍嚴謹,賞罰分明,若是沈大人不肯為三邊將士做主的話,那這次軍功……可能真為閹黨中人所得,將士們這些日子的辛勞也要付諸東流!”

“末將不在意什麼,但對三邊將士軍心士氣的打擊……”

沈溪心想,現在哪裏是旁人不甘,而是你林恒不甘心才是。

說功,你林恒第一時間帶兵進城,平息叛亂,功勞甚至比楊英、仇鉞等人還要高。

……

……

林恒再怎麼著急,也沒法把沈溪催得快一些。

沈溪手下畢竟有一半兵馬為步兵,而且所部在到延綏前,還行了一千多裏路,幸好沈溪讓兵馬在榆林衛城休整了一日,否則大軍非在半路上歇菜不可。

就算如此,士兵們也開始怨聲載道。

沈溪隻能讓林恒稍安勿躁,但不知道這位舅兄哪裏來的精神,旁人行路一天後,就算是在馬上顛簸也累得夠嗆,也就是他每天晚上幾乎都不睡覺,就知道跑到沈溪這兒催促。

林恒離開後,沈溪又看了半個時辰公文,終於收到寧夏鎮傳來的更多消息……這次是雲柳掌握的情報係統來的消息。

沈溪沒有進寧夏鎮,便已經對城內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

基本跟預料一致。

楊一清在帶領大軍進駐寧夏鎮後,跟先一步抵達的陝西地方兵馬產生利益上的衝突,就算楊一清一進城馬上便頒布一係列安民措施,也沒法贏得地方官員和將領的擁戴,楊一清在寧夏鎮可說是舉步維艱。

如此一來,楊一清後續安民措施都沒有頒行,因為寧夏鎮內各方勢力都在等沈溪抵達。

“……想不到故意把功勞讓給你,讓你先一步進城,結果到現在還得由我來收拾爛攤子……你楊一清可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這種事不用我教你吧?其實問題很簡單,看你是要功勞,還是要安民心……若你能跟曹雄等人建立好關係,剩下的事情也就無須我來費心了……”

沈溪沒有派人去寧夏鎮給楊一清傳話,或者提前跟曹雄的人打招呼。

他覺得這些事需要他到寧夏鎮後再著手解決,他這邊先行寫了信函和奏疏,一方麵把寧夏鎮所得戰報傳到京城,一邊跟謝遷打招呼。

隨著安化王叛亂迅平息,下一步就該進入正題,就是跟劉瑾正麵相鬥,為扳倒劉瑾而努力。

沈溪現在領兵在外,需要謝遷先在京城活動一下,鋪墊些東西……謝遷這段時間正在為扳倒劉瑾四處奔走,做出種種設想,不過一切還要等平叛兵馬回京後再說。

沈溪心想:“劉瑾定會千方百計阻撓我回京,但現在功為楊一清所有,而且楊一清在劉瑾看來已被牢牢控製,畢竟有魏彬作為監軍,必然要在背後推楊一清一把,那一切就按照曆史記載進行……若我能回到京城,劉瑾會死得很慘!”

想到這裏,沈溪不由想給馬九去信。

馬九在京城的任務跟雲柳不同。

雲柳負責搜集京城內情報,然後傳遞到沈溪手上,同時還得跟謝遷保持聯係,把沈溪的意思帶到,並協助謝遷工作。

至於馬九在京城,就一個目的,為劉瑾“謀反”製造一些證據,馬九所做之事根本上不得台麵。

不管是正的邪的,沈溪要把功夫做齊全,以他估量,寧夏叛亂平息的消息會在幾日內傳到京城,接下來朝野必然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

劉瑾為了保證他的利益,必然會不惜一切爭功,到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374/2287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