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的氣運,有著如此驚動地的變化,但凡仙神之輩,均能察覺。
守正道門、正仙道、元豐山、以及東方的先秦山海界、南方的浣花閣、甚至遠在西方的佛門,均已察覺。
“好大的手筆。”
“集道門氣運於一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有這麼大的魄力?”
“莫非是道元仙尊,想要借此,身化道門氣運,步入道祖的層次?”
“不像是道元仙尊的手筆。”
“我等均是道門中人,守正道門以道門氣運,係於一人之身,如此浩大之舉,竟是私自而為,未免太過藐視諸仙神了罷?又視各家仙宗為何物?”
“你當我等不惱麼?”
“可是……”
“有仙家之輩,試圖攔阻,已被道元仙尊擊退。”
“庭帝君尚未下旨,未有明令禁止。”
“而紫霄宮中,清原祖師未曾製止,似乎視而不見。”
“當年太上祖師將紫蓮收入守正道門,栽種其中,命正一看守,乃是各大仙宗默許的事情,而今此舉,恐怕各宗祖輩,均有預測了。”
——
守正道門之中。
正一盤膝坐於蓮池邊上。
在他麵前,池水清澈,蓮花淡紫,氣運鼎盛。
這便是象征著道門氣運的紫蓮。
經過在蓮池邊上,足有九百年的修行,正一的氣息,早已遍布周邊任何一處。
但見他氣機交感,一縷一縷,宛如絲線,纏繞在每一瓣紫蓮之上。
他的氣機,與每一朵紫蓮,每一片蓮瓣,都已緊密聯係。
而在此時此刻,他隱約要借這氣運紫蓮,踏破真仙巔峰之境。
到了這一步,他與道門氣運,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最大的好處,便是他踏足真仙第五境之後,氣息烙印在道門氣運之中,便相當於將氣息烙印在大道之上,或許能夠走得比道元仙尊,更遠一步……比之於廣元古業尊,也不遜色。
興許到了那個境地,三界六道之中,憑借修為道行,能夠勝過於他的,便隻有庭帝君。
這便是他千年以來所行走的新道路。
“昔年棄去謫仙之道,行走此大道之途,欲與清原祖師並肩,然而清原祖師乃是人,而今成道,化身地,已不可比……但這一條道路,仍然存在。”
“九百年間,世人均以為我身入歧途。”
“唯有數十年前,踏破真仙之境,至今連破四境,方是令諸仙神,再未敢輕視於我。”
“今日再破第五境,身係氣運,三界六道之中,僅在帝君之下。”
“便見今日一舉功成!”
正一睜開雙目,眼神閃爍。
九百年前的正一,生而謫仙,意氣風發,鋒芒畢露,亦是身在人間,卻俯視人間,視蒼生為螻蟻,視大道如己身,超然物外,淡漠無情。
而如今的正一,曆經九百年的低穀,世間蒼生,諸仙神,均一致認為他身入歧途,心境反而愈發淡定,未見當年漠然,卻隱約更高一籌。
現今他身係道門氣運,氣息烙印在大道之上,將入最後一步。
——
“這是當年諸聖的共識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