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譯】
孫子在此論述了間諜的極端重要性和極其重要的地位,在軍隊中,最親密的人就是間諜,由於間諜身份的特殊性,對待間諜必須異於常人,給予最高的獎賞,從而達到“士為知己者死”。
傳說北宋慶曆年間,西夏與北宋王朝兵戎對峙。西夏王趙元昊手下有兩員心腹,一個叫野利王,一個叫天都王,非常英武。宋將種世衡想派間諜侵入敵巢,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苦於找不到可靠的人。後來,種世衡見紫雲寺和尚法蒿堅強樸實,便勸他從軍。由於作戰立功,法蒿升為指揮使,種世衡對他關懷備至。有一天,種世衡借故嚴刑拷打法蒿,經過半年觀察,發現法蒿沒有絲毫懷恨之心,種世衡於是把間諜任務交給法蒿。法蒿按照吩咐,千方百計尋見野利王,引起敵人疑心。敵人對他進行嚴刑拷打審問,法蒿始終沒吐露半個字,後從種世衡送給法蒿的棉袍中搜出了一封給野利王的信,措辭非常親密,於是趙元昊懷疑野利王反叛,就把他殺了。
四反間可得而用也
【原文】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①,因而利之②,導而舍之③,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定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④;因是而知之⑤,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⑥。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⑦。
【注釋】
①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索,搜索。
②因而利之:趁機收買、利用敵間。因,由,這裏有趁機、順勢之意。
③導而舍之:設法誘導他,並交付一定的任務,然後放他回去以利已用。
④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意謂通過“反間”了解敵情,鄉間和內間就能有效地加以使用了。
⑤因是而知之:指從反間那裏獲悉敵人內情。
⑥可使如期:可使如期回報。
⑦故反間不可不厚也:厚、厚待,有重視之意。間之中,以反間為關鍵,因此必須給予反間十分優厚的待遇。
【譯文】
一定要搜查出敵方派來偵察我方軍情的間諜,並用重金收買他、引誘利用他,然後再放他回去。這樣,反間就可以為我所用了。通過反間了解敵情,這樣,鄉間、內間也就可以使用了。通過反間了解敵情,這樣,就能使死間傳播假情報給敵人了。通過反間了解敵情,這樣就能使生間按預定時間回報敵情了。五種間諜的使用,國君都必須了解掌握。而了解情況的關鍵在於使用反間,所以對於反間不可不給予最優厚的待遇。
【釋譯】
孫子強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做到“知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間諜,深入敵人內部,刺探敵人情報,因此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間諜史。孫子對用間進行了全麵的論述,其中特別強調反間的運用,反間的具體運用就是我們常說的反間計。《三十六計》第三十三計:“反間者,因敵之間而間之也。”意思是在欺騙敵人的手段中,又布置一層“迷霧”,順勢利用敵壘內的間諜輔助我工作,就可以有效地保全自己,爭取勝利。
反間計的手段是以假亂真。包含兩個方麵:一、敵間諜被發現或捕獲後,不是公開審判,而是暗中以重金收買,使他變為己方控製下給敵方提供假情報的雙重間諜。二、發現了敵間諜,並摸清了他的來意,但不露聲色,裝得像根本不知道一樣,采取將計就計的辦法,透露一些假情報,使敵以假當真,借以利用敵人的錯誤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