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用間篇(2 / 3)

【注釋】

①因間:間諜的一種,即本篇下文所說的“鄉間”,其依賴與敵人的鄉親關係獲取情報,或利用與敵軍官兵的同鄉關係,打入敵營從事間諜活動,獲取情報。

②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此言若能同時使用這五種用間之法,便可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的行動規律。道,規律、途徑。

③神紀:神妙莫測之道。紀,道、辦法。

④人君之寶:寶,法寶。句意為“神紀”是國君製勝的法寶。

【譯文】

間諜的運用方式有五種,即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要同時使用這五種用間方法,使敵人無從捉摸我用間的規律,這就是使用間諜的神妙莫測,也是國君克敵製勝的法寶。

【釋譯】

孫子在此指出了使用間諜的五種方法,提出隻有將五種方法交替使用,才會神秘莫測,成為克敵製勝的法寶。孫子認為要了解敵情,就必須全麵使用間諜,擴大情報的來源,以便得到完整、精確、周密的情報,並根據這些情報采取相應的軍事行動,使敵人茫然無所適從,進而使我軍取得戰爭勝利。

戰國時,魏公子信陵君采取各種手段,收買了各方間諜,因此對國內外的情況了如指掌。有一次,魏公子信陵君正在和魏王下棋,突然北方傳來報警的烽火,說是趙國出兵侵犯魏國。魏王驚慌失措,魏公子卻說是趙王打獵。又過了一會兒,果然又從北方傳來消息說:“方才是趙王打獵”。魏王問魏公子原因,魏公子回答:“我的門客探聽的。”原來,魏公子信陵君養了許多門客,充當各種間諜,打入趙國統帥內部。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間諜戰就已經非常發達了。

公元前207年,劉邦占領鹹陽,自稱關中王。項羽看到後非常氣憤,於是發兵去攻打劉邦。項羽的叔父項伯為了不讓自己的好友張良戰死,就星夜去告訴張良趕快逃走。張良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邦。劉邦自知力量懸殊,不是項羽的對手,於是就恭恭敬敬地招待項伯,把自己的大女兒許給了項伯的兒子,和項伯結為親家,項伯十分感動,當夜回來後在項羽麵前給劉邦求情。在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想刺殺劉邦,項伯也急忙與項莊對舞,用身體保護劉邦,正是由於項伯這個“親家”保護,才使劉邦在鴻門宴脫險。

三三軍之事,莫親於間

【原文】

故三軍之親,莫親於間①,賞莫厚於間②,事莫密於間③。非聖智④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⑤,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⑥。

【注釋】

①三軍之親,莫親於間:三軍中最親信的人,無過於委派的間諜。

②賞莫厚於間:沒有比施賞給間諜更優厚的賞賜。

③事莫密於間:軍機事務,沒有比間諜之事更為機密的。

④聖智:才智過人的人。

⑤非仁義不能使間:指如果吝嗇爵祿和金錢,不能做到以誠相待,就無法用好間諜。

⑥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妙,精細機敏。這裏指用心精細、手段巧妙。實,指實情。意謂不是用心精細、手段巧妙的將領,不能分析間諜取得之情報的真實與否。

【譯文】

所以在軍隊中,沒有比間諜更親近的人;在獎賞中,沒有比賞賜給間諜更為優厚的;也沒有什為事情比間諜更為機密的了。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間諜;不是謀慮精細的人不能分辨間諜提供的情報。微妙啊,微妙!真是無時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