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
【原文】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①,日費千金,內外騷動②,怠於道路③,不得操事④者,七十萬家⑤。相守數年⑥,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⑦,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⑧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⑨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⑩,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注釋】
①奉:同“俸”,指軍費開支。
②內外騷動:指舉國上下混亂不安。內外,前方、後方的通稱。
③怠於道路:怠,疲憊、疲勞。此言百姓因輾轉運輸而疲於道路。
④操事:指操作農事。
⑤七十萬家:比喻兵事對正常農事的影響之大。
⑥相守數年:相守,指相持、對峙。相守數年即相持多年。
⑦而愛爵祿百金:而,如果。愛,吝嗇。
⑧非人之將:非人,不懂得用人(間諜)。
⑨非勝之主:不是取勝的主宰者。
⑩動而勝人:動,行動、舉動,這裏指出兵。句意為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
先知:指事先偵知敵情。
不可取於鬼神:指不可以通過用祈禱、祭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求知敵情。
不可象於事:象,類此、比擬。事,事情。意謂不可用與其他類似事情作類比的方法去求知敵情。
不可驗於度:指不能用分析日月星辰運行位置的辦法去求知敵情。驗,應驗、驗證。度,度數,指日月星辰運行的位置。
【譯文】
孫子說,凡興兵10萬,征戰千裏,百姓的耗費,國家的開支,每天都要花費千金,前方後方動亂不安,民夫戍卒疲備地在路上奔波,不能從事正常耕作生活的多達70萬家。這樣相持數年,就是為了決勝於一旦。如果吝惜爵祿和金錢,不肯重用間諜,以致因不能掌握敵情而導致失敗,那就是不仁到了極點,這種人不配做軍隊的統帥,稱不上是國家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者。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賢良的將帥,他們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功業超越常人,就在於他們能夠預先掌握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但不可用求神問鬼的方式來獲取,不可拿相似的事作類比推測來得到,也不可用日月星辰運行的位置去作驗證,一定要取之於人,從那些熟悉敵情者的口中去了解。
【釋譯】
“先知”是孫子兵書裏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與情報有關。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其目的就是為了“先知”。而在戰爭中,要真正做到“先知”,就必須重用間諜,如果吝惜錢財,反被敵方金錢所累,出賣自身利益,就會危害國家的根本利益。
虞國和虢國是春秋時期兩個毗鄰的小國,而且訂有盟約,互相友善。當時,晉國欲與強楚爭霸中原,必須南下中原伐虢,但中間隔著虞國,不便下手。公元前658年,晉國大夫苟息獲悉虞公有貪財好利、見利忘義的弱點,於是將珍貴的良馬和美玉奉獻給虞公,虞公不了解苟息的企圖,見了良馬寶玉喜不自勝。接著苟息又用甜言蜜語稱頌虞公,虞公莫不欣喜若狂,不僅答應借道給晉國伐虢,而且還願意出兵助晉伐虢,將虞虢兩國的盟約和唇亡齒寒的道理忘得幹幹淨淨。公元前655年,晉國大軍借途伐虢,不僅滅亡了虢國,也順道滅了虞國。
二用間有五
【原文】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①,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②,是謂神紀③,人君之寶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