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災難中的日本人(1 / 2)

第五章 災難中的日本人

自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到今天,每時、每刻、每秒都有無數的中國人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大地震中日本國民的生存狀況,通過連續不斷的新聞報導,關注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的進展情況。從抗擊地震災害防止核電站事故惡化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身處災難卻堅強不屈的日本國民,看到了他們身上各自表現出的獨特的國民性。

讓我們回到地震發生時的瞬間。

北京時間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北部發生裏氏9.0級強震,損失慘重。此次地震發生後,多處燃氣泄漏,引發火災,由於地震引發強烈海嘯,日本岩手港出現4.2米高浪,水中漂浮著數十輛汽車,距離震中最近的日本宮本縣已宣布出現“嚴重傷亡”,引發核泄漏危機

地震後日本國民的表現冷靜,平淡,沒有恐慌。東京雖然有停電限電,而且由於儲油罐爆炸,日本的汽油供應緊張,東京多家加油站完全關閉。沒有關閉的也不允許每輛車加滿,必須限量。但是日本民眾對此非常配合,難得一見東京街頭居然自行車川流。社會秩序,包括災區秩序井然,在災區的自衛隊隻抽調很少的部分進行治安工作,由此可見,日本國民的素質偏高。

日本列島三天前發生了導致本州島移動了2.4米的裏氏9.0級海底大地震,整個東部海岸線都受到大海嘯不同程度的吞噬,尤其是重災區宮城縣,更是麵目全非,慘不忍睹。

隨著災後清理工作的逐步展開,被證實罹難的死亡人數更是與日俱增,如今已經超過1400人。由於尚有千餘人失蹤,另有數萬人生死不明,日本媒體估計這次地震和海嘯造成的總遇難人數可能會超過萬人。

大地震和大海嘯帶來的夢魘尚未過去,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反應堆又發生了爐心燃料融化引起的爆炸事故,造成輻射外泄,遭受核輻射者人數多達190人。此外,三號機組反應堆也可能隨時爆炸。另一方麵,東北電力公司位於宮城縣女川町的一座核電站,昨天也因核輻射超標而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顯而易見,這場大地震給日本造成的破壞已經遠遠超過了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日本首相菅直人昨天形容這是日本自二戰結束以來所遇到的最大危機,並下令自衛隊派遣10萬隊員,全力營救日本大地震受困者。

麵對如此巨大的危機,大和民族又是如何應對?值得關注與探討。

首當其衝的日本災民,家園被毀,骨肉離散,悲痛與絕望自是在所難免。然而,他們並不像其他國家的災民那樣驚慌失措,亂成一團,而是積極配合政府的安排,秩序井然地疏散。像去年初海地發生地震後,災民四處掠奪的情況,在日本是無法想象的。

震後,日本社會也高度發揮了守望相助精神。商店店主不僅沒有乘機抬高物價,或囤貨居奇,反而是為民眾免費提供食物、飲料及其他生活用品等等。連平日猖獗的日本黑幫,也開放各處事務所作為庇護中心,為災民提供食宿。

此外,日本民眾也沒有因為災難給生活構成了不便而怨天尤人。地震導致新幹線停駛,東京的上班族頓時失去了平時依賴甚重的交通工具,他們或是選擇慢慢步行幾個小時回家,或是留在車站耐心等候恢複服務。有的乘客等了十多個小時才能上車,上了車也不爭先恐後,而且還會給老人家讓座。

日本社會同舟共濟、從容應對災難的表現,固然與這個自古以來就天災頻仍的櫻花之國長期養成的民族性格不無關係,但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國民教育。日本小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教導要遵守秩序,要敬老愛幼等等。換言之,這是日本高素質的國民教育在發揮作用。

此外,日本媒體對這場災難事故的報道方式也可圈可點。在日本國營電視台NHK的新聞畫麵上,基本看不到災民哭哭啼啼的煽情鏡頭,充分體現了尊重事實、客觀報道的媒體自律精神。

還有一點值得稱許的是,NHK在災後陸續發布的海嘯警告,除了日語以外,還以英語、華語、韓語和葡萄牙語輪流播出。以這四種外語播出海嘯警告,說明NHK除了照顧到懂得英語和葡萄牙的在日外國人社群以外,也充分考慮到了在日華裔與韓裔。

此外,日本網民在災難中表現出來的人道主義精神也十分感人。除了在網上互相安慰,互相激勵外,他們還互相提醒,在避難途中如果遇到不懂日語的外國人,即使自己不懂英語,也要跟他們說"Hello! OK?"之類的簡單英語,這將給他們很大的幫忙。相信有不少日本人就是這樣做的。

生在日本是不幸的,一個麵積不算太大的島國,處於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地震像家常便飯一樣成為不得不經常麵對的生死考驗。同時,生在日本也是幸運的,常言道多難興邦,無數次的地震災難曆練,讓日本人在百年難遇的特大地震災難麵前表現出的淡定和素質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