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那天村上開會的時侯,村支書李世年說到了上麵領導指示,今年的各種稅務大家必須按時上繳,如果有拖繳的就給嚴厲的罰款,更甚者不繳的就要抓進監獄。散了會之後農民就各回各家了。
會後的幾天裏,村裏的人都沒看見五爺老兩口的身影,於是大夥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就前去查探,哪裏知道推開門一瞧,卻看到的都是兩位老人家掉在自家的房梁上了。
(許多年之後,海雲從《海外快報》上看見過,在國家領導人的傑出指導下,政府從此不再征收農民的各種稅務,這是一個對於國家的穩定團結、對於中國幾億老百姓的生活來說是十分有利的來壯舉!海雲深深的感覺到這屆中國的政府領導人,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優秀政府領導。
自然,改革之中還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矛盾等著去解決,比如政府應該對於政府內部的政治,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良好的政府作風,積極打擊內部的貪汙腐敗等等。如果在這些方麵能夠取得可喜的成果,那麼我們龐大的國家,將會是一個十分有前景的國家。)
五爺老兩口去世之後沒多久,村裏頭的芳菊又死了。
芳菊大概四十多歲,性格爽朗,長得十分的健壯有力,他家的男人都到廈門去掙錢了,所以她一個人獨自在家已經有好幾年了。芳菊一人待在家裏過日子,倒也沒什麼大事的,自家的活也都可以勉強做完了。她的男人是半年就往家裏寄錢回來,村裏的人個個都是羨慕芳菊的命好啊,可是芳菊卻十分奇怪地也喝藥尋死了。
掩埋了五爺老兩口的那天裏,芳菊的神色十分的暗淡,情緒低沉但是誰都也沒有留意些什麼。晚上杜三娘去芳菊家走門兒的時侯,隻看見她獨自一人盤著雙腿坐在炕上喝著悶酒。杜三娘於是就笑著問她怎麼會喝起酒來了呢,芳菊說她自己一人待在頭家,沒事做的時候就會想到過去的事、想到將來的情景,覺得苦悶就想喝酒。兩個人於是一邊喝著酒一邊閑聊,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前些日子死去的小蘭,芳菊神色落寞地說:
“人哪實際上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的,要是像小蘭那樣爽快的死去了,倒是也沒有什麼的……”
杜三娘一聽這些話,就瞪著雙眼盯著她說:
“你盡在亂說什麼呀!看你是你喝的太多了吧?你家的父子倆在外麵是勤勞工作,也沒再外麵拈花惹草的,掙的錢就寄回來給你,難道就不滿意嗎?”
芳菊目光遊離地看著杜三娘,歎了一口氣之後,就默默無語了。
誰知到當晚的深夜裏,芳菊就喝藥尋死了。
少華,海雲少年時候最好的夥伴了。海雲到深圳去的幾年後,少華也離家去了。本來他是打算到深圳去找海雲,但是由於海雲一直沒有任何音訊,所以也隻好打消念頭。因為他哥少宏在山西那邊挖煤碳也可以掙到些錢,所以他就就投身到山西的煤礦事業了。
少華跟著少宏在山西幹了將近一年之後,就給家裏頭寄了差不多三千多元。他的弟弟就少康在家裏頭耕田種田,和上了年紀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由於家境貧窮,所以差不多三十歲了還是單身漢。他看到少華給二嫂寄回了這麼大款的錢,就心裏也在盤算著。春節之後,就背了棉胎拿了一口碗,離家投奔少宏、少華去了。
少康到了煤礦之後,就和少宏、少華他們挖煤。聽少宏說,這個煤礦的股東就是市委裏的一把手呢,所以礦裏從來不會不發或少發工人的工錢,在這個礦上幹的人,都是命比較好!不像有一些私營的小窯礦之類的,要辛苦的蠻幹了一年之後也是很難領到工資的,並且還經常會被虐打。
村裏的人是不怕苦不怕累的,隻要是可以掙到錢,少華哥仨幾個就天天下井蠻幹十幾個小時,都覺得不是很累。有的時侯深夜裏收了工之後,哥幾個也會買些花生來做下酒菜,一起說說家常。接著就各自躺自己的木板上,算計著掙到了錢之後怎麼花。少宏就想著自家除了買耕作的化肥還有給老婆治病之外,也必須得給爸媽一些,關於孩子上學的錢,也許還夠的;少華就想到除了農肥,家裏頭的雜用開支之外,也要給爸媽一些,剩下的錢就先存起來再說,如果再幹個幾年的就可以建新房了;少康也想著自己的地已經承包給其他人了,所以也就不用買農肥了,除給爸媽留些雜用費之外,剩下的就全部都攢著,要是苦幹個兩三年的,他就有錢可以娶老婆了,再幹個幾年的,也可以建房買電視機了。
倒是人是算計不過老天的,芳菊剛死沒多久,煤礦那頭兒也出事兒了。
有一天深夜裏,還有個把小時就要結束一天的勞累了,煤礦裏卻意外的發生了大爆炸事件,包括少華哥幾個在內的三百多個礦工,是沒有一人能夠活著上來的。小煤礦上出了事死人的,現在已經是常見了的,都不奇怪了,可是誰又會想得到一個幾千人的大煤礦也能出事啊?
當他們的噩耗傳回來運後,少宏、少華家還有兩位老人是悲痛欲絕,老淚橫流!
海雲的同學華安,自從跟著他表哥到了省城去搞建築之後,心就野了。聽人說廣東那邊的工價比較高,他就不聽從表哥的多次勸阻,就在今年的開春裏獨自一人到廣州去。
去到了廣州之後,由於水泥匠出身,又是急著想要掙更多的錢,所以華安很快的找到了一個在建築工地幹的活。每天下班之後華安也不會到處出去逛,怕要用錢,沒事的時候就和工友們一起下下棋子,聽聽音樂,日子倒也是過得十分安穩。但是使他最感到恐怖的就是有人來查自己的證件,幸好他的運氣比較好,所以每次在被偷襲檢查證件時,他都可以從驚醒之後,就快速從棚頂然後就翻躍後牆,急速的跑到附近的樹叢裏躲藏起來。
俗話說的好,再怎麼倒黴,偶爾也還會遇到好運氣,再順的,也會有那麼次倒大黴的時候。就拿華安來講吧,有一次突擊查證的時侯,一直等到那些巡警趁著天黑偷偷的潛進到工棚的院裏時,才有人覺察之後大叫起來。華安等人還沒等把衣服給穿上,才赤裸著身體從工棚的放頂快速的爬上了圍牆,就聽有人喊“在那頭有人在翻牆偷跑,快去追啊!”,像是狼虎的巡警們往後牆一起狂奔過去,大夥驚慌的跳到牆下之後,猛地往馬路衝過去。這個時候偏偏遇到了幾輛小轎車正飛快的行駛過來。大夥就認為要是有人在馬路上狂奔的話,司機一定會刹車減速,可是司機又會覺得車子在飛馳著,狂奔的人看到車一定會停止向前。就是雙方都這麼想的,所以一會兒的時間就把好幾個人給撞死了。很不幸,華安也是其中的一個。
華安的後事,由於家裏人在農村沒有錢去廣東,所以就是他的表哥到廣州去幫忙料理的。
明琮是張伯的唯一的兒子,長得儀表堂堂,身高大概一米八,為人淳樸老實,性格比較沉穩,但是十分的靦腆內向,要是碰到陌生的人,在沒有開口之前就已經臉紅了。明琮是個孝子,在來運是有了名兒的,即使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但是在他沒什麼事兒的時侯他會常常給家裏做飯,飯做好之後,等到父母拿起筷子動手吃他才動筷子。還有挑水、劈柴、看牛、耕田種地之類的,也都是他的事。鄰居裏誰有個難處或者村上有了什麼事兒,他也是樂意相助熱情幫忙的。所以別人說起明琮,張伯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嗬,這娃子時挺會幹事的,可就是他有些過於老實木訥了。害怕見生人。
明琮見少宏家裏建了新的磚房,並且還把彩電給買了回來,心底裏於是就產生了想到外頭闖的想法。但是張伯說什麼就是不答應,說中國千百年來的農民老百姓都是沒有磚房住的,更沒有彩電可看,他們還不那樣一輩子都生活過來了,現在外麵是十分混亂的,他就是一百個不放心啊。明琮卻是硬瞞著張伯去了北京,因為他有一個鄰村的好朋友就在北京的一個工廠裏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