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就出生在這樣一個落魄的漢室宗族家庭,他的出生給自己的父母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雖然劉備以後也當了皇帝,但是他出生卻相當平凡,並沒有像大禹、上湯那樣,一出生就天將異象,什麼紅光祥雲之類的東西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劉備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劉弘先生還做著官,是政府的公務員,有固定的收入,小時候的劉備在物質生活方麵應該還是過得挺幸福的。也許正是因為童年的小康生活,以及親爹親媽的疼愛,後來的劉備才會有“聲色犬馬”的愛好。如果不是他小時候家裏的條件不錯,接觸過這些東西,他又哪裏會有這些貴族式的愛好呢?
如果沒有意外,劉備這個東漢王朝落魄的宗室和低級幹部子弟或許就會這樣一直的生活下去,長大以後可能會娶妻生子,然後憑借老爹的關係弄個小官當當,這輩子也就過去了。但是曆史總是充滿了意外,劉備一不留神就被意外給撞了一下腰,而且,他遇到的意外實在是太大了,以致連他的人生都發生了偏轉。
在他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幼年喪父是人的一生之中最為不幸的事情之一。那麼父親的去世對年幼的劉備都有些什麼樣的影響呢?
因為劉備的祖父和父親為家裏留了一點積蓄,父親去世後,年幼的劉備並沒有成為無家可歸、流浪街頭的孤兒,用不著去乞討,也不用從小就給地主家幹活或是放牛,他可以衣食無憂的繼續生活下去。
“小人”有大誌
失去父親的劉備在母親的精心嗬護下迅速地成長,先是上了幾年私塾,開始讀書識字,接觸些最為基礎的知識。十五歲時,母親又找關係,讓他拜在當時非常有名的大學問家盧植教授門下,跟著盧植學習文化知識。
盧植在當時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是儒學方麵的一位大師級人物,劉備跟他學習的也正是儒家的學說,後來劉備在以後的事業道路上一直強調“仁義”,這一點和他年輕時所受的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
盧植和劉備是老鄉,都是涿郡人,他年輕的時候和東漢王朝另外一個大師級人物鄭玄(字康成)一起拜在了大學者馬融的門下學習,而他們兩個人在馬融門下眾多的弟子中無疑是出類拔萃的。
馬融不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學問家,而且還是個喜歡特立獨行的大名士,他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有個比較奇怪的嗜好,就是要在自己和學生中間設置一塊紗帳,學生在帳前讀書聽講,老師在紗帳後麵觀看歌舞,有時候懷裏還會抱一兩個青春美少女。
這樣子聽講,對那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真是一種折磨,大多數人都想著美女去了,哪裏還有什麼心思讀書。老師這種特立獨行的風格,可謂是後來那些魏晉名士的濫觴,他的出發點雖然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意誌力,但是也直接影響了後來的文學青年們的行事作風,他們放浪、怪誕的做派無疑都是從老師這裏繼承下來的。
雖然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心思學習,但畢竟還有例外,盧植就是其中一個。他是個老實人,是東漢版的柳下惠。他跟著馬融學習了好多年,硬是沒有正眼看過那些美女一眼,總是一心一意的讀書,最終成為了和自己老師一樣著名的大學問家,。
盧植之所以出名,除了他有一個很牛氣的老師和一個牛氣的同學之外,更為重要的是他教出了兩個牛氣的學生。其中一個是公孫瓚,後來成長為東漢王朝北方一個有實力的軍閥;另外一個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劉備。
劉備年幼時就表現出了一些和常人不太一樣的東西,我們說劉備與眾不同,不是像舜和項羽那樣眼睛裏長著兩個瞳孔,也不像民間傳說中所講的那樣真的是長著兩隻很大的耳朵。
傳說中劉備的兩隻耳朵一直垂到肩上(兩耳垂肩),劉備本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還有傳說劉備的兩隻胳膊特別長,自然下垂時可以超過膝蓋。
小時侯聽家裏的大人講劉備的相貌,覺得劉備好神奇,長得這樣與眾不同,一看就知道是個英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人們瞎扯的,根本就不符合常理,雙耳垂肩那就和豬八戒一樣,雙臂過膝那就是個長臂猿,這樣的怪人怎麼會有呢?再說就算有,當皇帝又形象太差了點吧?
至於說劉備長得高大一些,帥一些還是很有可能的,耳朵稍微大一點也是有可能的,不然,後來他怎麼會常被敵人罵作“大耳賊”。
畢竟人家是貴族血統,曆史書上也說過劉備成年後有“龍日之姿,天日之表”,不過這也可能有很多水分在裏麵,中國自古以來對偉大人物的相貌都會進行相當誇張的讚美性描寫,以此表達對偉大人物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