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理由:給日本也給中國29(1 / 2)

第1卷 9.曆史的吊詭(5)

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之火可能不會燃燒起來;如果沒有周恩來,中國的革命則可能會被燒毀,隻剩下一堆灰燼。

——(《領袖們》)

1972年,中日兩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

周恩來對來訪的田中角榮首相說:“我是在神戶乘貨船從日本回國的……”

他還問田中:“上野的樹林還有嗎?……” “神田的書店街怎麼樣了?”

他說得最多的還是櫻花。仿佛有正怒放的緋紅粉白的煙霞布滿了會見廳,因為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風惡浪裏極力操持這個危船般的國家,他顯得疲弱、沉暗的臉上一下亮堂了,他說:“我想在櫻花開放的時節再去訪問一次貴國”……

李漢俊,原名李書詩,湖北潛江人。1904年,年僅14歲的李漢俊東渡日本求學,留日期間與河上肇相識,受其影響,開始信仰馬克思主義。他通曉日、德、英、法四國語言,留日期間十分勤奮地學習馬克思原著。

1918年,回國到上海。他以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從事翻譯和撰寫工作,創辦或編輯了《勞動界》、《新青年》、《星期評論》、《共產黨》,它們均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初期傳播的最重要刊物,影響了包括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人在內的整整一代革命青年。共產國際駐華代表馬林曾評價到:李漢俊是中共中“最有理論修養的同誌”。

陳望道,浙江義烏人。留學日本時,結識了河上肇、山川均等日本著名左派學者,並愛讀他們譯介的馬克思主義著作。原來想實業救國的他,認識到這樣一個道理:“救國不單純是興辦實業,還必須進行社會革命。”而這革命,可不是辛亥革命,該走十月革命的道路!這是他一生中重大的轉折點。

1919年,他返國,被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聘為語文教師,即以學校作為陣地,熱情地響應新文化運動。不久,曾留學日本的戴季陶給他來了一封信,此公在日本時就想將日文版的《共產黨宣言》轉譯成中文,又覺自己工力不夠而放棄。這時候,他再次萌生此念,想邀陳望道譯出,並在他主編的《星期評論》上連載,隨函他附來了一本日語版的《共產黨宣言》。陳望道在日本時已讀過此書,深知其分量。近年來,國內雖有不少有識之士譯介它,但都是片斷,或者文不達意,甚至謬誤到可笑。如有人竟將宣言中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譯成了這樣一句半文不白的東西:“嘻,來。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奮也!”

二十世紀之初的上海,可謂中國一個偌大的海德公園。早就徘徊於歐洲的那個幽靈,正是從上海灘上不動聲色地飄蕩進了中國的曆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