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理由:給日本也給中國29(2 / 2)

當時在上海宣傳社會主義思潮影響較大的有三股力量:一是陳獨秀領導的新青年社;二是國民黨創辦的星期評論社、覺悟社。星期評論社出版《星期評論》周刊,編輯是戴季陶、沈玄廬和李漢俊,撰稿人有陳望道、俞秀鬆、施存統等。覺悟社出版《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主編是清末舉人、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左派邵力子;三是研究係張東蓀等人組織的共學社,出版《時事新報》。在以上人物中,除了前麵提到的李漢俊、戴季陶,還有陳獨秀、張東蓀、邵力子、沈玄廬,都曾在日本留學。

1920年6月間,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開始籌建,選舉陳獨秀為書記。7月19日,再次舉行籌備會議,這次會議為未來中國共產黨奠定了基礎。會上,陳獨秀、李漢俊、沈玄廬堅決讚成建立中國共產黨。8月,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成員最初有:陳獨秀、李漢俊、沈玄廬、邵力子、俞秀鬆、施存統、李達、陳望道、陳公培、趙世炎、林伯渠、李季、袁振英、周佛海、沈雁冰(茅盾)、楊明齋等,稍後又有李啟漢、劉伯垂等人參加。 其中,除了前麵提到的人物外,還有李達、周佛海、施存統先後在日本留學。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宣告成立。

據統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一大”代表,包括其創始人“南陳(陳獨秀)北李(李大釗)”,以及李達、李漢俊、周佛海、董必武,均曾東渡日本。

其實,不是蘇俄,而是日本,不是“阿芙樂爾”號的一聲炮響,而是劃過東太平洋波濤的一陣陣汽笛,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改良救國,革命救國,軍事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文學救國……

與這些景仰與主張相伴隨的,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還有許多中國的有誌之士和少年才俊東渡日本。他們中有:章太炎、陳天華、鄒容、黃興、蔡鍔、宋教仁、楊度、彭湃、魯迅、郭沫若、沈鈞儒、鬱達夫、李叔同、夏丐尊、沈尹默、杜國庠、胡風、周揚、田漢、夏衍、歐陽予倩……

日本,真是一個燕瘦環肥、各擅勝場的地方。

日本,至少在百年裏標識了中國人的路程。

去日本留學的“鍍銀派”們更多地接受了革命思潮,在歐美留學的“鍍金派”們則更多地認知西方的民主、科學。中國的現代史上,顯然是“鍍銀派”跑馬圈地,風發泉湧,而“鍍金派”一般多在書齋、報館裏呆著,徒有幾聲議論。直至上世紀中葉,中國七鬥八鬥,仍振振有辭:“中國有八億人口,不鬥行嗎?”其激進思潮源頭,恐也與當年“鍍銀派”呼風喚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