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張信說,隻要王爺願意,望鬆亭的十萬大軍便可收歸囊下。隻不過軍中主將無心投誠,是以千萬留不得。”張武抱拳恭敬說道。
“恩,這件事就交給你來完成,務必給本王帶回十萬大軍來。”朱棣對著張武吩咐道。然後,麵上了然一笑,“至於本王,則率眾去襲大遼。”遼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為人謹小慎微,對於此次戰爭一直置身事外,充當局外人。
“妙啊!”知道朱棣意圖的道衍不由拍手稱讚。當朱棣率兵離開北平之後,各路人馬都得到消息,此刻北平城中就剩不到一萬人苦苦支撐,李景隆五十萬大軍一到,不出三日,北平必破。但朱棣要的也就是這僅僅幾日的緩和時間罷了。
“蕭寂,貴客將要來訪。”朱權從蕭寂手中得知朱棣攻遼的消息之後,輕抿一口清茶,臉上散發出一種邪魅的笑意。蕭寂見了這樣的朱權,不由愣神。有多久,沒有見過這樣的朱權了。這意味著,那個狠辣冷血的朱權又回來了。自從唐寧出現以後,朱權便是一幅雲淡風輕、溫文爾雅、風度非凡的翩翩公子,他幾乎忘了朱權還有嗜血的時候,有讓人心驚膽戰的時刻。
“王爺,決定好了嗎?”蕭寂心內還是不確定。
“蕭寂,你應該明白我的。”是我,不是本王,隻是這世間一位姓朱名權的普通男子,若是可以的話,他寧願舍棄朱這個國姓,隻當純純脆脆的明軒。
“可是,這是大罪。”
“蕭寂,本王不在乎,不在乎青史上的那一筆是怎麼記載本王的。若是本王手中的權勢可以為了自己心愛的人揮霍,那麼我想這就是本王身在皇家不得自由的唯一一點好處了。”朱權看著湛藍的天空,眼中浮現出一絲淒迷。
“蕭寂,願意追隨王爺。”朱權就是有一種力量,令他蕭寂心甘情願跟隨。甚至是……謀逆。想必這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吧,蕭寂如是想。
“四哥來得可比弟弟想得早多了。”當朱權見到朱棣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不由勾起嘴角,笑得邪魅。
見到朱權露給自己鮮為外人所見的一麵,朱棣知道自己這位盟友找對人了。
“十七弟,你是聰明人。本王說話也就不拐彎抹角了,我這次來得目的就是——借兵。”朱棣對著朱權的眸光,一臉篤定。
“給我一個理由,”朱權聞言,一下子笑開來,“給我一個借你兵力的理由,四哥。”
朱棣伸開手掌,裏麵是一方白色的錦帕,帕交一個小小的“寧”字,令朱權的眸光不由一緊。拿過錦帕,熟悉的一抹清香頓時傳入鼻端。小心翼翼打開錦帕,裏麵的血書令朱權心內一熱。這是,自己當年為唐寧求藥在太祖麵前寫得,盡力庇佑他所選擇的江山繼承人。
“十七弟,事成之後,我許你半壁江山,介時你我劃江而治,共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