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您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道衍推開書房大門,便看到朱棣在逗弄著朱瞻基,臉上散發著洋洋的笑容。道衍不由愣住,想不到燕王退去層層包裹的麵具之後,竟然也可以散發出這麼溫和的笑,如三月暖陽足以融化世間冰雪。
“先生好!”朱瞻基見道衍來到,不由規規矩矩的用稚嫩的童音問好。自從靖難之役以來朱棣一直在外征戰,回到北平才發現自己不在的將近三年時間裏,朱瞻基這個小人已經會跑會跳還會背誦唐詩,令他暫時高興的忘卻了不就前的那一場慘敗,忘卻張玉身死的傷心,一門心思教導起這個粉雕玉琢的娃娃來。為此特意還要朱瞻基拜道衍為師,以便日後學習謀術。
道衍看著這個小人兒,不由微微點頭,臉上散發出和睦的笑意。朱棣逗弄了朱瞻基一會兒,便對他說:“瞻基啊,我要和道衍先生商量點事,你先要奶娘陪你玩好不好?”朱瞻基很聽話的乖乖點頭,親了朱棣臉頰一下,便自己跳下他的膝蓋,朝著門的方向走去。
見朱瞻基走後,朱棣才收起自己臉上和煦的笑意,看著道衍,目中似笑非笑:“本王知道先生來所為何事,難到先生也以為本王是那麼不堪一擊的凡夫俗子?僅僅是濟南一戰便將本王打倒了?”
道衍見朱棣目中的神色,一顆緊揪的心頓時放下心來。其實他也不相信外部的謠言,但是朱棣自回來之後便不再醉心軍務,絲毫沒有再度出兵的跡象,這才令他擔心不已。
“先生,本王知道你有諸葛之才,足以幫助本王平定天下。但是如今跟隨本王出生入死多年的軍隊已經被打得所剩無幾,而朝廷隨時可以從諸王手中抽調兵馬,兵力得以源源不斷的補充。本王若是再要出兵,必須要有一支讓天下人魂飛膽喪的神兵才可。”朱棣目中神采無限,看得道衍想到暗中蟄伏的獵豹,時機一到,自然會撕咬住對方的咽喉。
“王爺是指——大寧。”道衍與朱棣目光交接,紛紛在各自的眼中看到熟悉的熟悉的光芒,對視一笑,那笑中有指點江山的從容,波瀾不驚的大度。
“不錯,寧王手中的朵顏三衛驍勇善戰天下皆知,除此之外,他還有一支八萬的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平定天下足以!”朱棣閃爍著興味的光芒,這次他一定會直逼金陵,創下千秋大業的。
“王爺,曹國公的信。”接替張玉的張武進入書房對著朱棣說道。這張武乃是張玉的堂弟,也是燕雲十八騎之一。自小便於張玉感情甚篤,所以早就憋著一口想要為張玉報仇雪恨。
朱棣接過張武手中的信之後,展開迅速閱讀。之後將信團成一團,“朱允炆要李景隆率領朝廷軍隊號稱五十萬前來攻打北平。”
“王爺,這是一個機會。”道衍聞言,麵露喜色。朱棣點頭,“恩,確實如此,離我們取得江山之日不遠了。”
“張武!”朱棣道,“你弟弟如今可有什麼消息傳來?”相當初,朱棣起兵之時,朝廷派往監視寧城的十萬大軍得到調令直奔望鬆亭而來,還令朱棣擔心了好一會兒。不過後來,這十萬大軍隻是按兵不動,查明情況之後,原來是張武的親弟張信在軍中擔任要職,是以勸說主將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