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識素質
1.要具備體育專業知識
要做一名體育新聞記者,隻有熱愛體育事業,你才會為之無怨無悔地付出。倘如在你的心目中體育不過是蹦蹦跳跳、無關緊要的事情,那麼你就很難寫出滿腔熱情的體育新聞報道。當然,記者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除了要具備新聞的相關知識外,還要具備廣泛的體育基礎知識,對各項賽事有深入了解和認知。例如,報道體操,記者要了解比賽項目、評分規則、基本的技術動作,各項賽事的設項情況,技術委員會宣布的最新動作名稱。采訪排球,記者得知道扣球、攔網、位置、二傳手、主攻手、副主攻手的含義等。采訪足球,記者要懂得何為越位、角球、任意球、界外球和犯規,否則就會像劉姥姥進大觀園,隻能看看熱鬧,無法準確無誤而又饒有情趣地把比賽信息傳達給你的讀者,搞不好就會鬧出笑話來。
曾經有個記者出國采訪跳水比賽,他在描述中國女運動員陳肖霞從十米高台跳水的瞬間動作時,想當然地寫道:“她入水時,雖然沒能濺起幾朵水花,卻仍然獲得了滿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其實,壓水花技術恰恰是跳水項目體現水平的一個標準,水花越小,說明技術越過硬。壓水花一向是這位運動員的特色,觀眾的掌聲恰恰是因為她入水時水花小,像銀針入水般波瀾不驚而給的,結果記者的報道讓內行人看了忍俊不禁。當時跳水項目還不像現在這樣流行,外行人一時看不出毛病,但記者的報道卻留下了終身的遺憾。更有甚者,由於不熟悉比賽項目,不認識運動員,在報道中張冠李戴、男女不分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體育項目有很多,記者不可能成為每個項目的專家,但主要項目的規則一定要掌握。有些冷門的項目在采訪前可以急用先學,臨時抱抱佛腳也能救個急。如果是以體育記者為職業,則要全麵掌握專業知識,精通分管項目的比賽技術,不能停留在球迷和愛好者的層次。
2.要具備良好的外語與計算機水平
外語和計算機這兩種技能,如今已被稱作21世紀的通行證,足以說明它們在信息時代的重要地位。外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無疑是新聞記者要掌握的一種技能。不懂外語就不能直接采訪外國選手和教練,不能直接閱讀外文資料,不能捕捉更多的新聞信息,這是目前我國體育記者對國際賽事進行采訪報道的一大障礙。
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其獨特的、迅速便捷的優勢已滲透到各個領域中。網絡信息技術的革新像一股颶風促進了新聞傳播事業跨越式的發展,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要想適應這種時代進步的潮流,使新聞信息及時有效,體育新聞工作者就必須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使它成為新聞報道的一件利器。
3.要具備法律知識
隨著我國法製化進程的不斷提高,新聞傳播活動逐漸走上法治軌道。也正是因為公眾的法律意識日益增強,媒體陷入法律糾紛的案件也就越來越多。雖然體育新聞記者的工作主要是報道體育賽事,但同樣會與各種職業、各種社會角色的人打交道,觸及社會的方方麵麵,如果法律意識淡薄,就會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出現過度報道,不能嚴謹地把握好采訪、編輯的尺度,從而造成侵害他人權利和自由的後果。
在日常的新聞報道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由於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而出現的錯誤,嚴重的,甚至會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例如,把檢察院“檢察長”寫成“院長”,把“犯罪嫌疑人”寫成“犯罪分子”。
所以,作為一名體育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明確新聞從業者的法律地位以及自己在新聞傳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
學習法律知識,一方麵要學習我國的基本大法,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刑法》《民法》等,另一方麵,還要學習新聞領域的法規和行為準則,比如《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等。通過對這些法規和準則的學習,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使媒體的新聞傳播行為合法化、職業化。
四、個人道德素質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新聞工作者隊伍中出現了一些不良風氣,“有償新聞”“假新聞”開始困擾新聞界。這些壞風氣、壞現象破壞了新聞報道的客觀標準及黨性原則,破壞了媒體是社會良心的良好形象,日益腐蝕著新聞隊伍。因此,加強新聞工作者的道德素質教育,成為新聞界的當務之急。
1.要具有優良的品德
體育新聞工作者應該加強個人操守的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社會各階層利益調整加速、分配差距拉大、物欲橫流的現實麵前,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不通過新聞活動牟取不正當的個人私利,更不濫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新聞報道權達到一己之私的目的。在這方麵墮落的新聞工作者的教訓是沉痛而深刻的。例如,發生在2002年的11名記者在繁峙礦難報道中的收受賄賂案,就是一個轟動全國的新聞界的重大醜聞。在山西繁峙一個金礦發生的特大爆炸中有38名礦工不幸遇難,礦主不是設法救人,而是與當地官員串通一氣隱瞞事故真相,先後有多家媒體的11名記者在采訪中收受了他們賄送的現金、金元寶,受賄的記者都放棄了對真相的揭露。當然他們的行為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此案成為記者見利忘義的典型例子,是值得新聞界引以為戒的。在體育新聞界,也存在著許多的不正之風,比如“假球”真報道,真球“假報道”,為“賭球”“黑哨”做掩護等醜陋現象,都嚴重侵蝕了新聞輿論的正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