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養精止血,清胃滌熱,安神定智。適用於陰虛火旺而致萎縮性胃炎、體虛乏力、煩躁口渴、頭暈目眩。常食此菜能增強記憶,解除大腦疲勞。
珊瑚蘿卜巷
【原料】
白蘿卜500克,胡蘿卜100克,白糖、白醋、鹽、蔥、薑、蒜各適量。
【製作】
1.白蘿卜洗淨去皮,切成薄片。胡蘿卜洗淨去皮切成細絲,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後取出,擠幹水分。將蔥、薑切絲,蒜剁成泥,一起放入盆內,加入白糖、醋,兌成糖醋汁。
2.將白蘿卜片、胡蘿卜絲放入糖醋汁中浸漬4小時,使之入味。
然後將白蘿卜片逐片攤開,用胡蘿卜絲做蕊,裹成卷,斜切成馬耳朵形,碼入盤內即成。
【功效】
健脾胃,順氣化痰。適用於脾虛胃弱所致消化不良、食後腹脹、脘膈不舒、咳嗽痰多以及咳喘和水腫等症。
胃腸病藥粥
玉米豆奶粥
【原料】
玉米麵、黃豆粉各100克,鹽適量。
【製作】
黃豆粉用溫水泡透,攪成稀糊狀,玉米麵用溫水調勻。將兩種糊合在一起,倒入沸水鍋內,邊倒邊攪動,開鍋後,用小火熬至黏稠,出鍋加鹽即成。
【功效】
益氣健脾,降脂減肥。適用於慢性胃腸炎、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
苡仁粳米粥
【原料】
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製作】
將薏苡仁、粳米洗淨加水共煮粥,待粥熟時即成。
【功效】
健脾養胃,利濕減肥。適用於胃腸功能紊亂者。
苡仁米糠粥
【原料】
薏苡仁50克,粳米皮糠15克。
【製作】
將薏苡仁置於鍋中,加水適量,以大火煮沸至八成熟,再放入粳米皮糠攪勻,轉小火煮煨成粥。
【功效】
健脾利濕,降脂減肥,增強免疫功能。適用於慢性胃腸炎、自汗盜汗患者,且有防癌抗癌作用。
紅薯粟米粥
【原料】
紅薯50克,粟米25克。
【製作】
紅薯去皮切小塊,和淘洗幹淨的粟米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粥。
【功效】
益脾和胃,除濕減肥。適用於慢性胃腸病、習慣性便秘患者。
八寶粥
【原料】
白扁豆、薏苡仁、蓮子(去心)、核桃仁、桂圓肉各25克,大棗10顆,糖青梅、白糖各少許,糯米200克。
【製作】
薏苡仁、白扁豆、蓮子先以溫水泡發後煮熟備用;大棗洗淨以水泡發;核桃仁炒熟。糯米淘淨,加入桂圓肉、棗、核桃仁、蓮子、白扁豆、薏苡仁同煮至熟,最後加入糖青梅、白糖即成。
【功效】
健脾養胃,補腎。適用於心脾兩虛而致納少乏力、消瘦腹脹或神經衰弱患者。
山楂粳米粥
【原料】
鮮山楂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
將山楂洗淨去核,切成小丁,加糖漬30分鍾,然後與淘洗幹淨的粳米一同入鍋,加清水適量,旺火燒沸後轉小火熬成粥即成。
【功效】
健脾開胃,活血化淤,消積減肥。適用於萎縮性胃炎、消化不良、冠心病等患者。
佛手柑粥
【原料】
佛手柑3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
將佛手柑、粳米淘洗幹淨。取鍋放入清水、佛手柑,煮沸約5分鍾,濾去佛手柑,加入粳米,續煮至粥成,加糖即可。
【功效】
順氣止痛,開胃。適用於氣滯胃痛、脘腹脹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及小兒傳染性肝炎等病證。
梅花粥
【原料】
白梅花5~7朵,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
白梅花掰下花瓣,用清水漂洗幹淨,粳米淘洗幹淨。取鍋放入清水、粳米,煮至粥熟,加入白梅花、白糖,略沸即成。
【功效】
舒肝理氣,健脾開胃,清利頭目。適用於肝胃氣痛、鬱悶不舒、梅核氣、食欲不振、頭目昏痛、神經官能症等,是開胃散鬱常用之品。
薏米粥
【原料】
薏苡仁50克,白糖適量。
【製作】
將薏苡仁洗淨,置於鍋內,加水適量,旺火燒沸後用文火煨熟,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
健脾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而致胃炎、納少、水腫、皮膚扁平疣等症。
黑米黨參粥
【原料】
黨參、白茯苓各15克,薑5克,黑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
黨參、生薑、茯苓切片,黑米洗淨,連同冰糖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燒開後改文火熬2小時即成。
【功效】
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適用於氣虛體弱、脾胃虛弱而致全身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症。
附子幹薑粥
【原料】
製附子10克,幹薑、紅糖各5克,粳米100克。
【製作】
先將附子、幹薑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紅糖共煮成粥。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