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朕,願為百姓修長生(1 / 3)

若晨的話不再是讓在場之人震驚,而是內心像受到一場強烈的地震,若是一個將軍在戰場中浴血奮戰而歸說出這話,他們隻會欽佩,而一介女流之輩能講出如此道理,實乃駭人。

其中最受感動的必是齊王,這位年輕時鎮守邊關的王爺,也曾是在對陣之中死裏逃生之人,每每想到犧牲掉的同袍仍是不免感歎。

聽到若晨激昂之陳詞,李承年也不免心中頓時豪情萬丈:“我大楚,開國百餘年,之所以百姓安居樂業,邊關穩定,萬邦臣服,皆因我楚國將士悍不畏死,敢於與天下爭!朕今日立誓,願效仿明君,護百姓不受戰亂之苦,守疆土不讓分寸之地,為蒼生立命,為百姓求長生!”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皇帝意氣風發,眾人皆跪拜,隻有若晨心裏在偷笑,這要是弄個傳銷,妥妥把皇帝洗腦成忠實粉絲。

“若晨道姑,你之見解異於常人,若是隻待在觀中,怕世人會說朕有眼無珠,埋沒人才,你可願為朝廷效力?”李承年越看若晨越是覺得不同,不禁想看看若晨是否真有能力。

“這,陛下,可從未有過女子為官的先例啊!”

“陛下三思啊,自古後宮不幹政,何況是個鄉野道姑,豈能亂了祖宗規矩!”

“萬萬不可啊陛下,此女雖有些才氣,但舉仕為官,怕被世人所唾棄啊!”

此言一出,太醫紛紛勸阻,根本將今日所為何事而來都忘卻了。

若晨深深一躬:“回陛下,小女之論隻在空談,治國之事,茲事體大,不敢妄言。對我而言,治病救人,才是唯一所想,小女有一宏願,願天下百姓無疾!”

“好,如若今日你能讓朕見識到你丹藥確實有效,我便允許你離開道觀,救治天下百姓!”李承年不得不承認眼前的道姑所非常人,見識膽魄獨一無二。

見自己一番話將皇帝迷的昏頭轉向,若晨這時候便開始侃侃而談,為避免日後出現奇特的藥物等,故意將一些藥瓶,注謝器等編造成古時術士煉金所記載,自己碰巧煉製出來。

皇帝被若晨的話深為好奇,因為這些東西從未聽人提起過,不免又好奇又驚訝,見若晨拿出一奇形怪狀的物品時,忍不住問道:“這也是煉金所出之物?”

拿著聽診器的若晨點了點頭:“此物可以聽到細微不可察的聲音,貼近人體便可聽到人在呼吸吐納之時器官運動是否正常。”

做為古人,別看這群太醫平日裏整天鑽研疑難雜症,但對於現代的醫藥理論完全是不懂,中醫講究師承,全是經驗之談,沒有係統的梳理。比如有許多症狀雖然不難,但沒有遇到過也頗為頭疼。

而現代醫學先從理論入手,由淺入深的講解病理病因,從如何預防到治療皆有根有據,著實讓一群太醫覺得高深莫測又十分有道理。

今日之事,李承年早有準備,在若晨介紹完那些工具,藥物後,隨即便讓人帶來幾個患病的公公和大臣。

此初見到這些器械之時,幾個大臣還以為冒犯了皇帝要受刑,直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最後無奈隻得讓護衛將幾人架住才算是做了點檢查。

對於一些頑疾,確實無法做到藥到病除,但一些小毛病卻讓太醫見識到了現代醫學的強大,比如說那止疼藥,小小一片,不一會的時間就讓人感覺到了好轉。

再比如說世子曾經喝過的布洛芬,要知道風寒可是最常見之病,往往這種小病很多人一拖再拖變成重症,但那布洛芬卻能很快就讓症狀消除,說此是瓊漿玉液也不為過,還有那速止胃痛的達喜……

眾人見若晨舉手投足間便確診病症,並能很快的給出相應的藥物,太醫們由一開始的不屑,質疑變成現在的震驚,佩服,最後變成了崇拜。

等最後一位病人的檢查結束,一群太醫竟然顧不得老臉,齊齊跪下:“仙姑,請為我徒,教我這神仙之術!”

這番操作直接將若晨整不會了,見這群比學校老師要還大的老頭,若晨苦笑連連,教你們,你們也得先學會簡體字啊,要不然你們拿錯藥,豈不是害了別人。

皇帝見太醫們如此好學也是欣慰,當下也問起若晨這藥能否教與太醫,方便在宮內問診。

若晨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陛下,這失傳的文字雖與我大楚文字相近,但想認全就得重新學習,小女有一想法,招一幫孩童,從小學習方可便於抓藥。”

李承年想了想也是,那藥瓶上的字自己也曾仔細研究過,也隻有個別文字大體能猜到竟然,要想整個讀通,怕是難於看天書。

中午皇帝設宴,逛了半天的沐瑤顯得十分興奮,見到若晨後便講著宮中的美景,菜很豐盛,宮中禮儀頗多,若晨怕亂了規矩整個午膳都沒吃幾口,倒是沐瑤享了口福,不顧形象的狂吃海喝,讓坐在中間的李承年眼中盡是心疼,心想這妹妹可算是吃盡人間苦了。

飯桌之上齊王也沒多吃,本就年邁,又加上年輕時受傷,過了中年便疲態盡顯,要不是早就辭去官職,怕是早垮掉了。

“陛下,老臣覺得,若晨仙姑若在京城開一藥堂,是乃百姓之福,老臣願意盡綿薄之力,盡快找一地理具佳之地為做藥堂之用。”齊王見快結束用膳,便適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承年點了點頭:“那此事就多麻煩齊王叔父了,聽說世子與若晨道姑交好,想來他也願意多幫忙。”

李承年想了一下衝若晨說:“道姑如果入俗世,再以此稱呼多有不便,但自古以來女子未有封爵者,朕今日破例,特賜你太醫院客卿之位,皇家有事以便隨時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