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易總理徐靳合謀 宴代表李王異議(1 / 3)

卻說徐樹錚出任邊防,無非為徼功起見,及外蒙取消自治,又得受中央任命,做了一個冊封專使,便與副使恩華、李垣等,馳赴庫倫。駐庫辦事員陳毅,也知小徐此來,不懷好意,但不得不出郊相迎。就是外蒙王公,既已歸附中央,理應歡迎專使,相偕出迓,執禮頗恭。小徐昂然前來,意氣揚揚,及與陳毅等相遇,乃下馬晤談,略道寒暄,便即上馬入庫倫城,當下將冊書授與外蒙呼圖克圖。呼圖克圖依禮接受,擺宴接風,皆意中事,不消細敘。散宴後,小徐出寓陳毅公館,便作色與語道:“汝亦曾知我徐某的聲名否?汝在庫倫多年,沒甚建樹,今我奉使到此,為汝成立功勞,並非越俎代謀,汝勿疑我有他意,暫請汝勿與外界通問,俟我辦理告竣,自當南歸,否則與汝不利,汝宜留意。”驕態如繪。陳毅聽了,也覺憤不可遏,但默思小徐凶橫,未可與爭,不如虛與周旋,還可敷衍過去,俟他複命,便可無事,因此含糊應允,聽令小徐辦理。小徐也樂得張威,即借庫倫為行轅,安居起來。嗣是邊防情事,均歸小徐主張,陳毅毫無權力,不過虛有職位罷了。

是時財政總長兼代國務總理龔心湛,因為財政支絀,不敷分撥,屢受各方指摘,情願卸去職任,免得當衝。乃即遞上辭呈,襆被出都。徐總統無從挽留,隻好準令免職,改任他人。向例總理缺席,當由外交、內務兩總長代任,外交總長陸征祥赴歐未回,內務總長田文烈,因病乞假,當然不能任命,挨次輪流,應歸陸軍總長靳雲鵬權代。靳為段合肥門生,資望尚淺,全靠老段一手提拔,始得累躋顯階,官至陸軍總長,特授勳二位。老徐本陰忌段氏,如何肯令靳雲鵬接手?他卻另有一種意見,以為靳係武夫,頭腦簡單,容易就我約束,且靳為新進後輩,駕馭更易,若優加待遇,使他知感,當可引為己用,樂效指揮。就中尚有兩件利益:一是使安福國會不致違言;二是使曹錕、張作霖互相聯應。原來靳為段派嫡係,本與安福部同情,好在靳氏兒女,新近與曹、張兩軍閥聯姻。曹、張兩派本非段係,將來靳得重用,曹、張自必樂從,兩方擁護,靳亦可乘勢自展,免受段派牽掣。為靳氏計,為自己計,真是一舉兩得的計策。當即將靳氏提出,谘交國會。府秘書長吳笈孫,草定谘文,呈與老徐。徐總統閱後,複親自援筆,把靳雲鵬三字下,加寫“才大心細,能負責任”兩考語,然後再令吳笈孫繕正,蓋過了印,著人齎交參眾兩院。院中投票表決,得大多數同意,因即通過。已如老徐所料之第一著。徐遂任命靳雲鵬兼代國務總理,所有財政總長遺缺,便命次長李思浩攝行。既而川、粵、湘、贛四省經略使曹錕,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果有電文到京,力保靳氏,略雲:“國家政治,須由內閣負責,龔代閣已經告退,聞已奉中央明令,著靳總長兼代。靳總長心地光明,操行穩健,令他代龔,眾望允孚,即請令靳總長正式組閣,俾當內憂外患時候,付托得人”雲雲。老徐第二著所料又複中式。徐總統覽到此電,免不得撚髯微笑,遂令靳雲鵬正式就任,竟為國務總理。

靳既受命登台,可巧廣東軍政府有電到京,請取消八年公債,略謂:“八年公債條例,聞已公布,額定二萬萬,取田賦為擔保品,得將所領債券,隨時抵押賣買,某報中載有券額八十萬元,已抵於某國商人,每百元隻抵三十元,是直接為內債,間接即係外債,輾轉抵押,自速危亡。況公債發行,抵及田賦,尤為世界所未有。全國人士,已一律反對,異口同聲,請即取消明令,用孚輿情,並盼速複”等語。靳雲鵬接電後,即複電與軍政府,說是:“八年公債,係維持財政現狀,所稱押與某國一節,並無此事,幸勿誤信。”這電既拍發出去,靳氏更通報老徐,且談及財政奇窘,未易支持。徐總統亦皺眉道:“這都是軍閥家的禍祟,試想近年軍餉,日增一日,政府所入有限,怎能分供許多將弁?今日借外債,明日借內債,一大半為了武夫。如果武人有愛國心,固防息爭,倒也不必說了。更可恨的,是吃了國家的糧餉,暗謀自己的權力,南爭北戰,鬧得一塌糊塗,如此過去,怎麼了?怎麼了呢!”靳雲鵬答道:“看來非裁兵節餉不成。”徐總統道:“我亦嚐這般想,但必須由軍閥倡起,方不至政府為難,若單靠政府提議,恐這般軍閥家,又來與政府反對了。”靳雲鵬應了一個“是”字。徐總統複接入道:“目前曹、張兩使,電呈到來,並言君才能大任,我看此事非君莫成,請君電告曹、張,煩他做個發起人,當容易收效哩。”雲鵬複應聲稱是,因即告退自去,電致曹、張,如法辦理。果然曹、張代為幫忙,分電各省督軍省長,願裁減軍額二成,為節餉計。僅減去二成軍額,所獲幾何?各省督軍省長,聞是兩大帥發起,當然讚成,便推曹、張為領袖,聯名進呈,大綱就是“裁兵節餉”四大字。徐總統喜如所望,因即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