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章 重大的人事調整(2 / 2)

在魯市也好,在燕市也好,成達才始終感覺是在主場作戰,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並且在麵對衙內咄咄逼人的攻勢和身後巨大的政治靠山時,他也沒有退卻的意思,全是因為在他的背後,也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在支撐著他與衙內奮戰。

也別說,成達才曆經世事,早就應該看開了一切,卻還是看不穿夏想。按說以夏想的級別,別說和委員長一較高低了,就是在邱仁禮麵前,也會被省委書記的權威一句話否定。但偏偏一個省委副書記,偏偏以成達才的經曆和見識,就認定隻要夏想堅定地站在他的背後,他就不用懼怕衙內在政治層麵的施壓!

很多時候,信任和底氣,或許確實隻是心理暗示,但在商戰和任何較量之中,都至關重要,是致勝的法寶之一。

在和元明亮秘密會談之後,成達才就心中篤定,達才集團成立十幾年來,麵臨的最大的一次危機,算是有驚無險地度過了。

……

成達才危機算是度過了,許冠華的危機才剛剛開始,12月中旬,眼見就要年底之時,一紙調令將新婚不久的許冠華調往羊城軍區,以少將軍銜任羊城軍區副政委。明眼人都看了出來,許冠華級別未變,軍銜未漲,卻由京城軍委中樞直調羊城軍區,顯然是鍍金去了。

許冠華缺少在地方軍區曆練的經曆,此來羊城軍區,必然是為了履曆上更加好看,為了下一步提升中將埋下伏筆。羊城軍區是大軍區,如果操作得當的話,許冠華在羊城軍區完成從少將到中將的提升,再進一步由副職轉為正職,也不是沒有可能。

希望很美好,但現實很殘酷,因為羊城軍區的力量對比,圈內人士都心知肚明。誰都知道許冠華是古老的愛將,是古老在軍中大力扶植的後備力量,相當於古老接班人的角色,但羊城軍區偏偏又是古老力量最薄弱的地方。

許冠華還是以身試險,來到了羊城軍區,難道僅僅是因為羊城軍區空缺出來的一名副政委的職務?誠然,副政委的職務是個好位置,當時爭奪這個位置的人選不在少數,施啟順就是熱門人選之一。但平心而論,和施啟順的年齡偏大相比,許冠華有巨大的年齡優勢,大可不必急於出京,完全可以再等上一等,因為好位置雖然不多,也總有機會等到空缺。

何必非要急在一時來到古老影響力最弱的羊城軍區……就有人暗中猜測,古老急於安排許冠華出京曆練,莫非是古老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擔心再晚了就不趕趟了?

更有人揣摩其中的深意,陳皓天身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嶺南省委書記,和古老的關係也似乎一般,許冠華等於是隻身入嶺南,雖然位置不錯,但選擇的曆練之地也太凶險了,再加上吳曉陽對許冠華很不對眼,在吳曉陽的手下當差,許冠華不是自找不自在,又是幹什麼?

說不定曆練不好,一頭栽下就飛不起來了也未可知,許冠華如果真是一人隻身入嶺南的話,上,無省委的照應,下,沒有軍中的同盟,他何以自處?

冒險,太冒險了。

不過再仔細分析,以古老在軍中的威望,以古老的政治智慧,斷然不會讓許冠華豪賭一次,以許冠華目前的級別和地位,犯不著再靠豪賭上位了,就是熬資曆,說不定也能熬到上將,那古老力挺許冠華,甚至不惜得罪吳曉陽,還和施啟順鬧翻,非要讓許冠華前來嶺南,又有何深意?

就連夏想也不是很理解其中的安排,如果說在京城參加許冠華婚禮之前,老古做出以上安排,他會一點頭緒也沒有。在京城婚禮之後,在親眼目睹了吳公子的囂張和施啟順的無禮,他就清楚隨著換屆的臨近,軍中各方力量也是暗流潛湧,也是醞釀著一輪洗牌。

隻是老古選擇此時讓許冠華出京,第一重原因應該是為了避免換屆之時對軍委的最直接的衝擊,遠赴嶺南或許可以躲避身居京城的暴風雨。

但話又說回來,嶺南也是風急浪高。

正當夏想感覺似乎摸到了一點兒門道的時候,嶺南省的一項重大的人事調整,讓他的眼前一亮,思路頓時豁然開朗……

嶺南省長易人,新任嶺南省長,是夏想還算熟悉卻怎麼也沒有想到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