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之新的故事(新書序幕)(2 / 2)

“風兒,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再從唐太宗到宋太祖,都被稱為千古一帝,甚至到了滿清時期,康熙也被人稱為千古一帝,都是千古一帝就沒有千古一帝了。你也不要以為古人就一定不如今人,古人的智慧有許多我們不了解不理解也超越不了的東西,從五四到文革,文化的斷層讓我們民族失去了太多寶貴的曆史遺產……一個能提前看出十年浩劫的人,會看不出未來百年的走向?”

古風沉默了,他對傳統文化最為尊崇,古人的智慧一點兒也不輸於今人,隻不過在建國初期的造神運動為太多國人洗腦,再加上數典忘祖連傳承了幾千年的聖人都被推倒,十年文化浩劫是焚書坑儒所不及的荼毒,結果就導致國人迷失了方向,再後來高舉發展經濟的大旗,一切唯經濟論就演化成了一切唯金錢論,結果經濟是發展了,人民對國家也失去了信心,但凡有錢有權都選擇移民國外,就是用腳對國家投下的不信任票。

“我盡量找到老人家,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古風鄭重地答複,對老人家更多的好奇和敬畏,心中無限悲涼,如果老人家生逢盛世,遇到一位可栽培造就之人,在老人家的指點下,一個沒有背景的一介平民,說不定也能平步青雲,更何況如他一樣從小就可以調動龐大的社會資源的世家子。

隻可惜,他是無福享受老人家的指點了,他隻希望老人家能長命百歲還在人世,哪怕隻聽老人家說上幾句話,也是不虛此行。如果讓老人家再點評幾句當今大勢,更是莫大的驚喜。

“風兒,能不能見到老人家,就看你的機緣了。你不知道,京城之中有許多高參見到他,從輩份上講,都要尊稱他一句前輩。就連你爺爺……對老人家也是十分景仰,隻是他一直沒有機會見上老人家一麵,讓他一生都引以為憾。能見到老人家是福份,見不到老人家也沒辦法,是你和他沒緣份。”

連爺爺都因為沒有見到老人家一麵而引以為憾,古風心中大為震憾,他以為爺爺一生叱吒風雲,從一介平民走到了最高人的位置,經曆了多少浮沉和滄桑,一生應該了無遺憾了,沒想到,以爺爺一生波瀾壯闊的經曆,什麼樣的人和事沒有經曆,卻因沒有和老人家見上一麵而遺憾,這麼說來,老人家的分量比他想象中還要驚人。

不多時,關得回來了,一臉失望地搖了搖頭。

關得到孔縣的街頭找了幾個路人,一人發了一百元,要求他們在走街串巷去打聽一個來自外地在孔縣落地生根的老人家。孔縣是中部平原小縣,外地人不多,應該很好打聽。

結果關得撒出去了上千元,找了十幾個人走遍了縣城,問了不下幾百人,從30歲到80歲,都問了一遍,最後卻是……一無所獲,誰也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就證明了一點——此路不通。

難道說,老人家從來沒有在孔縣出現過?難道說,京城方麵的消息有誤?

關得的疑問古風並沒有正麵解答,他在接到奶奶古玉的電話之後,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他隻是對關得說道:“走,孔縣之行的最後一站——平丘山。”

平丘山距離縣城不過一兩公裏,開車過去五分鍾。車停在平丘山的山腳下,抬頭仰望已經成為孔縣標誌性景觀的平丘山的南大門,上麵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下奇山——平丘山。”

關得笑道:“平丘山我雖然聽說過,但也不至於稱為天下奇山,如果這座海拔幾百米的小山頭也能稱之為天下奇山,黃山和泰山又算什麼?”

“名氣不大的山,未必就不是天下奇山。關得,你忘了古人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關得也笑了:“難道說,山上還有一個陋室,裏麵真住著一個老神仙?不過也別說,記得前些年,平丘山的名氣很大,是國家級旅遊景區,一時之間成為不少人向往的勝地,連不少國家領導人都來過。不過現在似乎又沉寂了……”

“事情總在興衰的變化之中,平丘山的興起因為一個人,衰敗也是因為一個人……”

“誰?難道是老人家?”

“是呀,不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我相信還是一個很長很久遠也很引人入勝的故事,走,邊上山邊說。”

這一上山,就引出了一個全新的故事……

PS:新書,9月15日正式上傳,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不會是官神的後續,和後記有銜接的地方就是一山一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