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昆侖鏖兵(2)(1 / 3)

齊鵬眼圈一紅,伏地道:“主公恩典,屬下久銘不忘!”

我點點頭,道:“好了,請軍師說一下與羌軍決戰的計劃吧。”

李宣微微欠身,神色沉靜地道:“據刺曹斥侯掾長沈融稟報,諸羌部已經移師瑪曲北部,準備自布爾罕達山口突圍,羌軍計九萬人,發羌王嗄夜已宣布退出聯盟,派兵駐屯居城,鍾羌族長柏白等隻得率眾別道而行。估計也就這兩月便要動手,王巍已數遣快馬告急。”

我輕嗯一聲,道:“馬上便入九月,即使柏白不願出戰,其麾下諸種也絕不會甘於自陷危境,必來攻我無疑。眼下隻需考慮我軍該如何取得最大戰果罷了!”

我命取沙盤。

片刻,侍從們吃力地將熊戎地地形大沙盤抬了來,置於帳中,此乃在我的建議下,小清指揮人手堆砌出來的。想當年名將馬援出征前,以米壘出地形,為皇帝解說戰術,如今我可比他要高明多了。在熊戎積年,小清繪出了精確的地形,並以泥沙混合製出熊戎附近地形地貌,看上去一目了然,令諸將嘖嘖稱奇。

我手拿長竿,指在一小塊以白色沙鋪就的窪地道:“西海駐兵總計超過六萬,大可無虞,然而,諸羌聯軍今總兵瑪曲地,大小榆穀、河首一帶的遊部並不參與其事,故而應趁勝追擊,不可懈怠……”

我將長竿指向河首一帶,輕輕點了點,“眼下秋收已畢,用兵亦無後顧之憂,我意以格累太守周慎為將,率城戍營、軍師親兵並滕鄺騎都尉部六萬四千人南下,先取賜支河曲、大允穀與大小榆穀,再下鍾羌地,奪其袤土。宣布凡羌民歸順者,可先入西海放牧,或給耕具田畝,與漢民雜居,凡不服調派、聚眾反抗者,殺!”

眾人麵麵相覷,馮延諫道:“西海為我軍重地,不容有失,今周將軍率軍南征,此地空虛,或會為人鑽了空子。”

我輕嗯一聲,緩緩道:“此事我早已考慮妥當,但以薩爾古都尉二千五百人,守城足矣!”

我複向司馬恭詢問道:“承業駐守海西山口經有數月,可以確知羌人必會從此路離開嗎?”

司馬恭猶豫了片刻,道:“末將尚知有一路可沿河首東行,迤邐至蜀,然而此路十分漫長,加之小道艱險崎嶇,不合大軍行動,故而羌兵應經行海西山口無疑。”

眾人談起布爾罕達山口的設防,我坦言並不想全剿羌軍,以免擴大民族仇恨,故而不用先棄城寨,而後多路埋伏夾擊的激烈手段,此次隻需全守,以少打多,借以削弱赤脊等羌軍頑固力量,為收服諸種打下基礎。

“王巍為將,過於計較得失,步兵營稍有損傷,便總是抱怨,上月以來,築城之事進度遲緩,是何道理?”

司馬恭欠身道:“此非王將軍過也,築城需要砂石黏土,而布爾罕達山口大風寒冷,根本無甚土石可供挖采,將士、民工晝夜築城,還要防備著羌軍遊騎的滋擾,不勝其煩!故而末將以為,此事花費甚高而不能全功,不如廢之。”

我搖了搖頭,李宣亦不同意,委婉地道:“將軍命於此險隘設守築城,實是好意,想那羌軍來去從容,一旦不能全製戰略要地,克製其騎兵遊擊騷擾,又哪裏能夠在羌境中安生下去?瑪曲地山高路遠,不利農作,故本非久留之處,既不能屯兵防其作亂,又不能移居高原,那麼設關以守,該是最好的辦法了。眼下雖然耗資巨大,但若能從此安定,豈非澤及後世的良策?區區花費,又有何妨呢?”

眾人點頭稱是,我心頭忽然掠過一計,朝司馬恭附耳細說。他喜上眉梢,拜謝之後立刻退去。

我未多作解釋,咳嗽一聲,扶案傾身道:“羌賊鼠猾,積年未定,我心之患也!今日各位在座,都該思奮報國,為民除害!此次剿賊,誌在崩而服之,不必勞師動眾,故而主攻方向,定在周慎一軍!各位——”

一時除李宣外,眾人盡皆出列跪倒,鎧聲作響,肅容滿麵。

“我命以徐邶為軍師、薑壽為參軍,單起五校軍與故許將軍營二萬二千人,拔駐布爾罕達山口!除司馬恭外,另調馮延、盧橫、鮑秉、宗稠四將跟隨,留李宣率甲騎並重鎧步兵等總屯醴陽,以武鋒營校尉焦則暫領己部並鐵甲衛隊為後援,齊鵬負責糧草供給,王據總領熊戎地諸事,不得有誤!”

就在月末,將軍府西域長史蘇昃率領諸國使節團浩浩蕩蕩地返回熊戎,帶回了五百餘匹駱駝的龐大隊伍。原來西域諸國頗有向漢朝示好之念,因為桓靈亂世之故,多有叛歸匈奴者,如今見我勢力強大,哪還不來稱臣?

蘇昃加拜將軍府功曹,賞金三十斤,雜帛千匹,由於匈奴積極前犯,造成西域諸國的恐慌,蘇昃這個長史也當得不甚安穩,故而他稟過李宣,被準允撤回熊戎麵見於我。

他的駱駝帶來得非常及時,戈壁大漠之中,還是此物較牛馬更佳,我命擇選專人馴養,大力繁殖,務使不久後,可令醴陽附近駝馬不缺、交通便暢。另外,我軍商賈往來於西域與居城之間,多了此物,便更增幾分安全。

蘇昃休息一夜後,我再命人帶他到“猛禽穀”中泡溫泉,好好爽了一把,第三日才與他談起正事。

經年不見,蘇昃稍瘦了些,然猶龍行虎步、顧盼生風,很有些猛將的味道。據說此人在西域大肆施展才幹與謀略,由於連次作戰,武功亦突飛猛進,更團結了不少能人誌士為其服務,可以說已相當於其地的一個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