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殤2(2 / 3)

馬尾船廠跟江南製造局確實耗費了朝廷不少銀子,慈禧太後又通過安插在曾國藩與李鴻章府上的密探掌握了重要情況。李鴻章跟曾國藩通過書信商議民辦商船貨運的事情,李鴻章的機要秘書盛宣懷,就是那個久考不中的落魄秀才已經進入籌劃階段,一旦李鴻章跟曾國藩創辦商運輪船,那又將是洋務派向朝廷索要銀子的一個絕好機會,現在將馬尾船廠跟江南製造局給關了,洋務派也就不會再要銀子,他們也就不會整天在朝堂上或者背地裏相互攻訐。

現在,宋晉將一顆地雷扔到朝堂上,總得有個說法,否則皇權威信何在?慈禧腦子裏也有點沒有轉過來,以李鴻章的脾氣秉性看,怎麼可能在宋晉麵前一敗塗地呢?兩人根本還沒有交手,難道這個李合肥背後又有什麼鬼把戲?還有那個遠在西北的左宗棠,雖然現在沒管著馬尾船廠,當初看到李鴻章創辦了江南製造局,那可是拍著胸脯,從商人胡雪岩那裏拆借銀子創辦的。為了能將馬尾船廠成功地辦下去,左宗棠這個老狐狸三請丁憂的沈葆楨出任福州船政大臣,主抓馬尾船廠的工作,可見其有多麼上心。一直以來,左宗棠對馬尾船廠也從未徹底放棄過。這家夥現在西北握有重兵,可惡的沙俄人扶植了傀儡阿古柏進軍我西北門戶、帝都咽喉新疆,得罪不得。慈禧太後仔細權衡,一旦兩個船廠都關門了,老情人領銜的洋務派可就要翻天了,他們的中堅力量都是像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沈葆楨等地方總督、巡撫一類的高級官員,一旦奕煽動這些人合起來對付她們孤兒寡母,自己就得不償失。思慮再三,慈禧太後命人將宋晉的折子先收走了,讓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好好商量之後再議。

李鴻章的秘書盛宣懷聽到了宋晉在朝堂上語驚四座的上奏,風風火火地闖進了李鴻章的書房。

“中堂大人,前段時間你讓我清理江南製造局旗下的公司,現在問題基本都解決了,現在就因為宋晉那個頑固老頭兒的幾句話,你就真的同意將江南製造局給關了?”盛宣懷有點激動,兩手一攤,痛心疾首地陳訴道,“中堂大人,江南製造局可是洋務派的樣板企業,如果關閉了江南製造局,就意味著對洋務派的否定,進一步也是對你提出的海防國防策略的否定呀。”

李鴻章放下手上的書卷,一臉的輕鬆:“杏蓀呀,我知道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你放心吧,江南製造局是關不了的。”

盛宣懷突然搞不明白李鴻章這個人了,自己跟隨李鴻章也有些時日了,大人今天說話怎麼有點顛三倒四的呢?

“中堂大人,你不是在朝堂上跟宋晉站在一邊,同意將江南製造局關了嗎?”盛宣懷忍不住追問到。

李鴻章嗬嗬一笑:“我說杏蓀啊,看來你還是年輕呀,江南製造局可以說是我跟恩師曾國藩的洋務實驗田,也是我提出海防國策的後勤保障基地。你想過沒有,這個江南製造局這些年給我帶來多大的壓力,籌錢都愁白了我的頭發,這麼大的企業,沒有銀子,我惱火呀。”

盛宣懷聽著聽著眼前一亮,臉上慢慢地露出了微笑。李鴻章五十多歲成為核心領導人,智慧非常人所及。江南製造局的規模小於馬尾船廠,如果說資金壓力大,那麼李鴻章的壓力絕對沒有左宗棠的壓力大,如果說李鴻章割不下江南製造局這塊心頭肉,左宗棠更是割舍不下,宋晉的第一目標是馬尾船廠。李鴻章太了解左宗棠的脾氣了,這一次李鴻章同意關閉船廠,左宗棠肯定要跳出來反對。宋晉這一次明麵上是財政不濟,無力造船,一旦船廠關閉,左宗棠靠錢莊拆借銀子維持運轉的蘭州製造局關門隻是時間問題。看來李鴻章今天在朝堂上就是要讓左宗棠物極必反,盛宣懷向李鴻章深深地鞠了一躬,退出書房。

李鴻章陷入了沉思,今天朝堂上慈禧太後收走了宋晉的折子,還讓大臣們好好商量商量,這種不支持也不反對的舉動讓李鴻章有些無奈。這就是統治者的禦臣術,隻可惜現在大清王朝已經中落,應該學習鄰居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進行經濟製度上的變革,才能真正讓大清王朝強盛起來。這一點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慈禧太後應該比宋晉那樣頑固不化的老家夥更清楚大清王朝的形勢。都到這個時候了,慈禧還在想著讓宋晉這樣的人來鉗製洋務派,用政治手段鉗製經濟製度的變革,進一步達到鉗製其政治膨脹的目的。這一切都注定洋務運動隻能是一場變態的製度變革,扭曲而悲壯。

在李鴻章的心裏,江南製造局是萬萬不能關閉的。想當初李鴻章奉湘軍首領曾國藩的命令,率領6500名剛剛招募來的淮軍子弟乘英國輪船到達上海,與洋人聯合圍剿太平軍。一直跟隨曾國藩的李鴻章那一次可是開了眼界,當看到洋兵洋器,對其精利的武器,整齊的陣容,李鴻章是滿臉驚奇,即使有千個帝國王爺武士僧格林沁,麵對這樣的尖銳火器,也隻能是板上魚肉,充當炮灰的下場,可想而知,帝國這麼多年受人欺負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一次洋槍隊的刺激讓李鴻章的腦子裏不斷閃現屍體橫飛的太平軍叛軍,同樣在這十年中,洋人老毛子也用這些火器與船隻將帝國的子民打得血肉模糊。同治三年春,李鴻章在寫給總理衙門大臣、領軍機大臣、恭親王奕的信函中說:“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若學習外國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製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其人。”1865年,李鴻章與恩師曾國藩在上海創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