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大事記
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卒,侄女維多利亞嗣位,在位65年(1837-1901),為英國黃金時代。
1839年6月,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1840年6月28日,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
1850年正月,清宣宗,即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卒,其子清文宗,即鹹豐帝愛新覺羅奕詝嗣位。
1851年,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稱天王。封楊秀清東王、蕭朝貴西王、馮雲山南王、韋昌輝北王、石達開翼王。洪仁玕則獲封為軍師、幹王,一度總理朝政。1856年發生天京事變,1864年起義失敗。
1857年正月,鹹豐帝立懿妃葉赫那拉為貴妃(即後之慈禧太後,西太後)。
1856—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與俄、美、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鹹豐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
1861年7月,鹹豐帝於熱河病卒,其子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即同治帝嗣位,年6歲。
1861年,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或北京政變,為鹹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後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從此,慈禧、慈安兩太後開始垂簾聽政。
1867—1869年,左宗棠鎮壓陝西撚軍、回民起義軍。
19世紀60—90年代,清政府興辦洋務,史稱洋務運動。
1871年,俄國出兵侵占中國伊犁地區。1875年,清政府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討伐阿古柏,規複新疆。
1872年,兩江總督曾國藩卒。
1874年,清穆宗載淳(同治帝)卒,族弟載湉(光緒帝)嗣位,即清德宗,年4歲,鈕祜祿(東太後、慈安太後),那拉(西太後、慈禧太後)兩太後再垂簾聽政。
1881年,沙皇亞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其子尼古拉二世繼位(1881-1918)。
1882年,朝鮮內亂,國內維新派組新黨,與舊黨大院君李是應衝突,國王李熙妃閔氏(明成皇後)及其族複專橫,與李是應不睦。李是應遂唆兵變。清廷派軍支援。
1883年,法國發動侵略越南和中國的中法戰爭。法軍統帥為庫爾貝(孤拔),最終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簽訂《中法新約》。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朝鮮和中國的中日甲午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最終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1895年,康有為率同梁啟超等數千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反對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1896年6月3日,沙俄利用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困境﹐藉口“共同防禦”日本﹐誘迫清政府簽訂《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又稱《防禦同盟條約》,即《中俄密約》。
1898年,光緒皇帝下詔變法,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和“維新變法”。最終慈禧太後等發動政變,光緒被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外逃,戊戌六君子被斬首示眾。
1899—1900年,義和團運動。又稱庚子事變,以“扶清滅洋”為口號,是針對西方在華人士包括在華傳教士及中國基督徒進行的大規模群眾暴力運動。
1900年,八國聯軍(英、美、法、俄、日、德、意、奧)侵華,除日、美外,六國恣行奸淫燒殺,縱火焚頤和園,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簽訂《辛醜條約》。
1900年7月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大舉入侵中國東北。沙俄除參加八國聯軍共同行動外,還單獨出兵,欲侵占東三省。11月,脅迫奉天將軍增祺簽訂《奉天交地暫且章程》。
1901年9月,李鴻章卒,山東巡撫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
1901年10月,慈禧太後由西安至開封,因遭內外強烈反對,被迫停止廢黜光緒帝、改立大阿哥溥儁之計劃。是月,八國聯軍撤出北京。
1901年,清政府開始推行“新政”,史稱清末新政或庚子新政。主要內容有籌措軍餉,訓練新兵;振興商務,獎勵實業,設立商部;廢除科舉,育才興學;改革官製,整頓吏治等。
1901年12月,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卒,在位64年,為英王在位最久者,其子愛德華七世嗣位。
1905年,清五大臣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赴各國考察。7月,五出洋大臣起程,至正陽門車站,革命黨吳樾以炸彈擊之,五大臣無恙,而吳樾炸死。
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改良派發起立憲運動。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因砒霜中毒而暴崩,翌日慈禧太後因病而逝,多認為係慈禧太後命醫師下毒致光緒死。
1908年11月,光緒帝之侄愛新覺羅溥儀,即宣統帝即位,年3歲,生父醇親王載灃任攝政王。
1911年2月,革命黨汪兆銘(精衛)、黃複生於北京謀以炸藥殺攝政王載灃,炸藥為巡警發現,逮汪、黃二人,處無期徒刑。後3日,革命黨溫生才以短槍刺斃廣州將軍孚琦,溫生才處死刑。
1911年4月27日,廣州黃花崗起義。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實行所謂責任內閣製,因成員中皇族占多數,被稱為“皇族內閣”。直接導致反清情緒高漲,促進了民族革命的爆發。
1911年,四川發生保路運動。保路運動亦稱“鐵路風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