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殤18(2 / 3)

趙爾豐希望朝廷能和四川的集會群眾進行公開談判,鐵路大臣端方站出來指責趙爾豐辦事不力。端方就是吳樾正陽門轟炸的五位憲政考察大臣之一,回國後調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一直跟著袁世凱嚷嚷成立內閣召開國會,在慈禧太後出殯那天,這位爺想用出洋考察買回來的西洋相機將這一場千年罕見的出殯盛況給拍下來,照片是拍了,慈禧太後的屍體一埋完,載灃就黑著臉找到端方,將膠片悉數曝光作廢,還以大不敬之罪捋了他的頂子。責任內閣成立,載灃想起了一直窩在家裏抱孫子的端方,這位爺執行力強,就讓他去修鐵路,擔任川渝鐵路督辦,老哥們曾經代理過湖廣總督,這一次自己督辦的鐵路麻煩很大,沒有湖廣總督瑞澄管轄的輕鬆,老哥們欲與瑞澄爭功,竭力支持盛宣懷的鐵路國有政策,一個勁兒在載灃耳朵邊聒噪,要像王人文一樣捋了趙爾豐的頂子。趙爾豐一聽急了,而四川保路同誌會的注冊人員已經達到10萬人,趙爾豐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大壓力,湖廣總督瑞澄也要用警彈鎮壓,這一下子更讓端方嫉妒,直奔湖北插手新軍,期冀載灃捋了趙爾豐的官帽,自己帶領新軍入川鎮壓。

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擔心端方入川,決定誘捕谘議局正、副議長蒲殿俊、羅綸以及保路同誌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全川嘩然,總督府外嘩啦啦跪滿了請願的群眾,情急之下曾經滿臉笑容參加川漢鐵路股東大會的趙爾豐突然滿臉橫肉,近乎癲狂地命令軍警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槍,當場打死30多人。成都血案發生的當晚,保路同誌會的成員曹篤和朱國琛共同裁截木板數百塊,上寫“趙爾豐先捕蒲羅,後剿四川,各地同誌速起自保自救”字樣,然後將木板塗上桐油,投入江中,順流而下,木板水電報迅速在四川南部、東部地區流傳開來。8月4日,四川同盟會會員龍鳴劍與王天傑邀請哥老會首領秦載賡、羅梓舟、胡重義、孫澤沛和張達三等在資中羅泉井召開秘密會議,把“保路同誌會”改稱為“保路同誌軍”,推定秦載賡和張達三分別負責川東南與川西北的起義工作,起義領導總部設在新津和華陰。9月8日,保路同誌軍進圍成都,幾天之內隊伍發展到20多萬人。9月25日,同盟會會員吳玉章、王天傑等宣布榮縣獨立,建立成都東南反清武裝革命政權。到10月上旬,同誌軍起義的烽火已燃遍了四川全省。攝政王載灃電令端方從湖北帶新軍日夜兼程入川,並命令曾擔任四川總督的岑春煊前往四川,會同趙爾豐辦理剿撫事宜,還從湖南、廣東、陝西、甘肅、貴州、雲南等省派兵前往四川增援。10月10日晚,留守武昌的新軍工程第八營突然傳來一聲槍響,革命黨人吳兆麟趁武昌新軍調往成都鎮壓起義,兵力空虛的大好機會,率領新軍兄弟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在中和門及蛇山占領發射陣地,對督署進行轟炸。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直到天亮革命黨人占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大清帝國在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之中急速滑落,資政院已經炸開了鍋。1911年10月25日下午1點45分,大清帝國責任內閣資政院召開第二次會議。議員牟琳和易宗夔將嚴懲盛宣懷的提案提交會議討論。兩位議員輪番上陣控訴盛宣懷在法律與政治大義上的失敗,指責他為一己之私利而引發武裝暴動顛覆朝廷,強烈要求政府仿效漢景帝遭遇七國之亂時臨陣腰斬推行推恩令決策的帝師改革家曹錯之,果斷決策將盛宣懷“明正典刑”,殺他一人而謝天下蒼生。兩位議員打擊盛宣懷不得要領,把旁邊的另一位議員劉榮勳給急壞了,看著台子上的牟琳和易宗夔,劉榮勳也不顧讀書人的斯文,瘋狂衝上講台演說:“朝廷自從下旨要實行君主立憲,革命的言論一日少似一日,突然帝國紛亂,革命黨揭竿而起,蓋因盛宣懷提倡鐵路國有,民心喪失殆盡。”劉榮勳講到最後還高喊口號:“盛宣懷其罪當誅。”議員黎尚雯也跑上講台高呼:“盛宣懷罪大惡極,應該依法絞死。”議員汪榮寶更是聲嘶力竭要讓盛宣懷自己來資政院進行答複。頓時整個資政院成了菜市場,人聲鼎沸,潑婦罵街。

郵傳部特派員陸夢熊奉命旁聽資政院會議,議員們說到激動的時候開始圍住陸夢熊拉拉扯扯,甚至指著陸夢熊的鼻子破口大罵郵傳部誤國。陸夢熊剛要開口說話,立即有議員氣急敗壞,上前就是一個大耳刮子,資政院變成了演武場。提案議員易宗夔決定和盛宣懷來個你死我活的火拚,揚言一彈不準,就再彈之,再彈不準,就三彈之,不扳倒盛宣懷,誓不罷休。吵吵嚷嚷的議會持續到下午4點25分。陸夢熊一散會就直奔盛宣懷府第,陸夢熊帶來了資政院的四宗要命的指控:“違憲”、“亂法”、“激兵變”、“侵君權”。打發走了陸夢熊,一陣陣孤獨、恐慌朝盛宣懷襲來,十年前自己的靠山李鴻章北上撫局與八國聯軍談判的時候搖頭歎息:“和約成,我必死。”今天,盛宣懷已經感受到了末世的孤獨,1885年胡雪岩躲在茅棚渾身顫抖的時候,肯定也是寒冷而又寂寞。就在幾個月前,李鴻章的侄子李經楚被自己逼上絕路,變賣家當寄人籬下,也一定很恐慌無助,今天在資政院聲討自己的有曾經的同事,也有曾經的朋友,世態炎涼,人生如夢啊。

從1872年通過發行股票辦輪船招商局,同洋人爭奪航運權開始,大清帝國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商業戰爭挽回了戰場上難以挽回的尊嚴。這是一條坎坷而又漫長的資本險途,在洋人的恐嚇、詐騙、甚至武力威脅之下,大清帝國試圖通過資本手段崛起。這是一個龐大的夢想,帝國在艱難地前行,他成就了落魄書生盛宣懷落地八股也入閣的夢想,也成就了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光緒皇帝、慈禧太後一大群帝國權力中心的夢想家利用資本操持權柄的陰謀。悲劇從一開始就注定,在沒有為資本服務的相應政治基礎條件的情況下,資本隻能是集權者的治世工具,它隻會如同病毒一樣加速脆弱集權的消亡。

1911年10月26日,整夜未眠的盛宣懷接到了一紙聖旨:革除郵傳部大臣職務,永不敘用。一朝夢破,盛宣懷愴然淚下。10月27日,盛宣懷慌慌張張地連夜逃離了北京。12月31日,在飄向日本的大海上,盛宣懷遠遠望見站在夾板上神采飛揚的孫中山。再也不用扛著債券回國,用來在戰場上發債券當銀票鼓勵士兵堅強戰鬥的孫中山,乘著輪船正直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