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禮”多人不怪(1 / 1)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愛“禮”的環境裏,如果你不講“禮”,簡直就寸步難行,被人唾棄。求人要送禮,“禮”多人不怪,這是古老的中國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實用的效果。

有人經過調查研究指出,日本產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禮物。換句話說,日本人是用小禮物打開美國市場的,小禮物在商務交際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這句話也許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確實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別是在商務交際中,小禮品是必備的,而且根據不同人的喜好,設計得非常精巧,可謂人見人愛,很容易讓人愛禮及人。

小禮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舉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聰明,摸透了外國商人的心理,又運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們了解了外國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別人的好感;二是他們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禮品,因為他們深知歐美商業法規嚴格,送大禮物反而容易惹火燒身,而小禮物絕沒有受賄行賄之嫌;三是他們又很執著於本國的文化和禮節。

可見,禮品雖小,效果可不小,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商業社會,“利”和“禮”是連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禮”相關,先“禮”後“利”,有禮才有利,這已經成了商界一般規則。在這方麵,道理不難懂,難就難在操作上,你送禮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樣到家,不顯山露水,卻能夠打動人心。

送禮其實已成了一種藝術和技巧,從時間、地點一直到選擇禮品,都是一件很費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對一些主要公司、主要關係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愛好、生日日期都有記錄,逢年過節,或者什麼合適的日子,總有例行或專門的送禮行為,鞏固和發展自己的關係網,確立和提高自己的商業地位。

送禮是表達心意的一種形式。禮不在多,達意則靈;禮不在重,傳情則行。雙方都不要著重禮物本身的物質價值,而應視收到的是一份濃濃的情、厚厚的意。禮物是一種友情的表示,中國早就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傳統。朋友之間或出遠門旅遊捎回一點當地特產,或年節佳辰,個人喜慶,贈送一點敬賀禮品,表現彼此間的一番情誼則是有必要的,這是一種誠摯的感情交流,是發自內心的贈與,是感情的物化。

送禮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自有其特定的規律,不能盲目去做、隨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禮者的文化修養、交際水平、藝術氣質以及對受禮人的了解程度和關係遠近。在一定意義上講,是一門特殊的交際藝術。

常言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此話雖然誇張了些,但對禮的作用則可窺見一斑,特別是在搞關係的時候,如果送一點禮品,就增加了成功的機會,如果空手求人,無疑加大成功的難度。求人要送禮,“禮”多人不怪,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實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