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求人時,自己滔滔不絕地嘮叨個沒完,一遍遍地訴苦,沒完沒了地恭維對方,以為這樣就能博取對方的好感。殊不知這樣是很無禮的。
所以,在此給你一句忠告:求人辦事,說話交談,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豎起你的耳朵。要想達到目的,首先要當個好聽眾。
你不要以為別人講話的時候你在認真地聽,據有關資料顯示,人說話的速度大都是每分鍾120~180個字,而思維的速度要快四五倍。所以,一個人聽別人講話時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隻能聽進去一半。
怎樣改善聆聽的能力?以下提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保持耳朵的暢通
請你閉上嘴巴。在與人交談時,盡量地使對方談他所感興趣的事,並用鼓勵性的話語或手勢讓對方說下去,並不時地在不緊要處說一兩句讚歎的話,對方會認為你尊重他。
(2)全心全意地聆聽
輕敲手指或頻頻用腳打拍子,這些動作是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的。眼睛要看著對方的臉,但不要長時間地盯住對方的眼睛,因為這樣會使對方產生厭惡的情緒。隻要你全神貫注,輕輕鬆鬆地坐著,不用對方將音量增大你也可以一字不差地聽進耳朵裏。
(3)協助對方把話說下去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別人說了一大通以後,如果得不到你的響應,盡管你在認真地聽,對方也會認為你心不在焉。
在對方話語的不緊要處,不妨用一些很短的評語以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諸如“真的嗎?”“太好了!”“告訴我是怎麼回事?”“後來呢?”這些話語會使對方興趣倍增。
假如你和一個老朋友在一起吃飯,他說他前幾天跟上司吵了一架,這幾天生氣得很。如果你對他說:“到底是怎麼回事,說說吧。”他會對你說很多,他有了一訴苦悶的機會,心情便好受多了,自然你們的友情也會更加深一層。
(4)把說話的機會奉還給人
有些人有一種錯覺,以為在求人時,越能說話越能訴苦,越能不斷地吹捧別人,就越容易成功,事實上並非如此。
所以,在你滔滔不絕講話的時候,注意也要把說話的機會奉還給別人。
(5)不要插嘴
在別人講話的時候,如果你自作聰明,用不相幹的話把別人的話頭打斷,這會使對方憤怒。
(6)要學會聽出言外之意
通常除說話以外,一個眼色、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能在特定的語境中表達明確的意思。就是同一句話也可以聽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7)用心聽,要聽全麵
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家謝佩利醫生說,向你所關心的人表示你可能不讚成他們的行為,但欣賞他們的為人,這一點很重要。仔細聆聽能幫助你做到這一點,認真聽,並且要聽全麵的而不是支離破碎的話語,否則會妄加評說,影響溝通。
聆聽是表示關懷的行為,是一種無私的舉動,它可以讓我們離開孤獨,進入親密的人際關係,並建立友誼,為求人辦事提高成功率。
求人是一門藝術,聽別人講話也是一門藝術。
當你認真地聆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你的認真、全心全意、鼓勵和讚美都會使對方感到你在尊重他、幫助他,當然你也會得到善意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