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通過握手揣摩心理(1 / 1)

握手寒暄,現在可以說是最普遍被采用的世界性“見麵禮”了。

握手是從原始的雙手舉起的姿勢(表示沒有攜帶武器)演變而來的,後來采用羅馬式手碰胸的姿勢表示問候之意。在羅馬帝國時代,人們並不握手,而是抓著彼此的前臂。在現代,握手是表示歡迎。手心張開表示公開,而接觸表示合而為一。

握手這一“見麵禮”形式雖然簡單,但每個人握手的方式都不盡相同。美國心理學家伊蓮嘉蘭在一本書中指出,一個人與人握手時所采用的方式,很能反映出他的個性。

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常識:使勁握手的人,通常表示他的主動性很強,而且充滿了信心。反之,不大用勁兒握手的人,當然表示其有氣無力,或性格脆弱。在舞會或公共場合,不斷地前去和陌生人握手,表示這個人富有社交經驗式自我表現欲強。

具體地說,利用握手的方式,到底要怎樣才能了解對方那種微妙的心理活動呢?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現象,就是透過手的溫度狀況來判斷。

當人們受到驚嚇時,跟自己無關的自律神經意識會突然活動起來,並引起呼吸的緊張、血壓與脈搏的變化,或是汗腺的興奮等狀況。你如果跟對方握手,發現對方的手掌出汗時,這就表示對方的情緒高漲,也可以說是失去心理平衡的表現。有些女性表麵上看起來冷若冰霜,但若握住她的手,卻發現她的掌心有汗跡,這是因為男性的容貌、身體或者語言、氣氛等,引起了她某種興奮的結果。

由此可見,我們可從握手的用勁與否以及手掌感觸來窺視對方內心的秘密。

日本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科倫坡刑警的握手法”,說的是這位刑警一旦與犯人握起手來,馬上就將犯人“握”進一種不利的境況裏。因為這位刑警握手的時候勁兒大,同時又翻起上眼皮注視對方的眼睛。犯人被握著手,隻要一接觸到刑警的視線,內心就會掀起一陣不安。在把犯人逼進這種心理狀態後,科倫坡刑警便運用巧妙的推理能力,從而一步步地深入對方的內心。

有趣的是,最近,國外甚至有人認為不同的手標誌著不同的智力結構和思維方式。英國學者羅伯特·克拉克在《未來的跡象》一書中指出,人的手相不同,其思維方式也不同:如手指強健發達,手形方正的人,思維精確而持久;手指骨關節突出,拇指、手掌都很大的人,擅長邏輯思維;手指錐形、柔和纖細的人,形象思維見長,等等。

有人說,可以在一個人手掌上尋求他的曆史,測知他的智力結構和思維方式,所以,當我們與人握手時,也應當留意一下對方那雙手的狀況。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握手的類型上來,看一看由美國心理學家列舉的不同的握手方式及它們所透露的心曲吧。

(1)摧筋襲骨型

握手時,緊抓對方手掌,大力擠握,令對方痛楚難忍。此類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強,為人偏於專斷專行,但組織力及領導才能都很突出。

(2)沉穩專注型

握手時力度適可,動作穩重,雙目注視對方。此類人個性堅毅坦率,有責任感而且可靠,思想縝密,擅長推理,經常能為人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每當困難出現時,總是能迅速地提出可行的應付方法,深得他人的信賴。

(3)漫不經心型

握手時隻輕柔地觸握。此類人隨和豁達,絕不偏執,頗有遊戲人間的灑脫,謙和從眾。

(4)雙手並用型

握手時習慣雙手握住對方的手。此類人熱誠溫厚,心地善良,對朋友最能推心置腹,喜形於色而愛憎分明。

(5)長握不舍型

握手時握持對方久久不放。此類人情感豐富,喜結交朋友,一旦建立友誼,則忠誠不渝。

(6)用指抓握型

握手時隻用手指抓握住對方而掌心不與對方接觸。此類人個性平和而敏感,情緒易激動。不過,此類人心地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7)上下搖擺型

握手時緊抓對方,不斷上下搖動。此類人極度樂觀,對人生充滿希望,他們以積極熱誠而成為受人愛戴傾慕的對象。

(8)規避握手型

有些人從不願意與人握手。他們個性內向羞怯,保守但卻真摯。

求人辦事的時候,倘若能夠明白對方品行,說起話來就比較容易了。判斷對方性格的方法有很多種,通過握手就可以揣摩對方心理。

了解其性格特征,就可以因人而異地使用對口的求助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