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東周家,指的其實是近年來崛起於尚州城東外的尚東平原地區的一個富豪——周滄——身家財產的總稱。
周滄何許人也?
周滄這個人,其實本來,是一個由北向南逃荒的乞兒。
早在北邊家鄉時,他的家人便因為天災、饑荒、人禍等原因而凋敝殆盡、先後亡去。
天災人禍太過慘烈,幸存下來的周滄隻得拋棄祖居之地,拋棄先人墳塋,和同樣幸存下來的同鄉、親友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涯。
可是,後來在逃荒過程中,他又與熟識的同鄉親友們陸續走散了。最後,無依無靠的周滄,輾轉流落到了尚州府清風鎮地麵上。
當時,清風觀的掌事是任遠道的父親,任飛宗。
任飛宗是個心地仁慈的人,他見到時年不利,天災不斷,流離失所的人紛至遝來,於是,他便報請沐衣子,收留了很多逃難的荒民,並把他們安置在清風觀的田產上幹農活,或者聘入清風觀擁有的店鋪中幹雜役之類的活。
因此,周滄就和很多流離失所的逃荒盲流,一起進入了清風觀體係之中,成了一名雜役。
某一次,沐衣子遠行辦事,因而帶了一眾護觀隊隨身護衛,還帶上了一些雜役隨行打雜。辦事認真可靠的周滄,便成了眾多隨行雜役中的一個。
路途之中,這一行人遭遇流寇劫掠。
流寇見沐衣子此行大張旗鼓,以為是他們是富商,因而在錢財的美麗誘惑之下,對沐衣子一行,采取了猛烈的攻勢!
護觀隊應對匆忙,和流寇殺成一團。
有幾個賊寇,趁空,殺向了沐衣子所乘的馬車。
這時周滄挺身而出,在沐衣子所乘馬車前擋下數刀數箭,故而得到了沐衣子的感激和賞識。
事後,沐衣子問周滄有什麼心願,想要什麼謝禮。
周滄謝絕了沐衣子提供的一切謝禮,隻是向沐衣子提出,想借一筆錢財,給自己拿去做生意。
於是,沐衣子送給了周滄一筆數額可觀的錢財,讓他盡情支使,不用償還。
周滄見不用償還,於是倔強非常,拒絕接受,因為他不想欠任何人以任何人情。
沐衣子見周滄脾氣執拗,隻好改稱把錢借給周滄,並且和周滄商定下了一個低息的借據,並且給定了一個漫長的還款期限,以免周滄周轉不靈、生意難以維持。
等到周滄傷病痊愈之後,沐衣子就給他簽署了贖身約書,給他錢財,讓他下山闖蕩去了。
周滄用沐衣子資助的這筆錢財,從小本買賣做起,一邊養家糊口,一邊向清風觀償還債務。
經過幾十年的蟄伏和發展,周滄的生意漸漸壯大,掌握的產業也越來越多,當然早先對沐衣子的欠款也早已還清了。
同是出自清風觀,當年燕柳領銜蟠龍軍在尚州府城之西的蟠龍山區,與各派流匪地痞勢力相互爭奪地盤,鬧得不可開交的時侯,周滄則一聲不吭、不緊不慢地繼續著他的艱苦創業、苦心經營,以圖用溫軟柔和、春風沐雨的經濟手段,征服富庶繁華的尚東平原。
到了最後,周滄順利地將尚東平原地區的許多地區、許多人口,都納入了自己產業體係之中。
經營好尚東平原地區之後,初戰告捷的周滄,在尚東高嶺地帶,花重金打造出一個易守難攻的微型城池,號稱周莊,作為家人、親屬居住之用。
畢竟,小時候親人接二連三亡去的經曆,讓周滄的心裏,對親情這東西,格外珍重。
因而,對於供養親屬的物件,周滄營建得格外用心。
而後,他又開始圖謀,進踞尚州府城。
像往常一樣,周滄還是傾向於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策略。
於是,他先在城中開了一家尚東鏢局,來試試深淺。
沒想到,城中的商戶們苦於商道上長期肆虐的匪患,對鏢局的需求竟然十分強烈。
於是這尚東鏢局一經開張,業務量就劇增,導致初期招入的人手根本不夠用。
因而周家才打算多招一些人進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