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成人遊戲(1 / 1)

《成人遊戲》其實是我最早給這本書取的名字,我覺得這個名字適合這本書,僅此而已。截止到我寫這篇序言的時候,這本書仍然沒有一個更合適的名字,這讓我和這本書的責任編輯很焦躁,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書店找到一本沒有名字的書。

2012年年末,《懶得甜美》出版,那是我的第一本書,同樣是雜文集。跟眼前這本書的最大區別,是《懶得甜美》更有個人主義色彩,其中不光有我的一些文章,更是包含了不少媒體對我的采訪,綜合而論,好像更像是暖小團的一次記錄。這本書不一樣,我特地在選文章的過程中去掉了太多加了個人烙印的東西,我隻希望它是一些態度、意見和主張的記錄,它收攏的是一些聲音,而不是一些擴張。

一年中,我體重瘋漲了二十斤,沒回家幾次,幾乎沒有性生活,從一個雜誌社去了另一個雜誌社,沒加薪,在新霧都北京過著忙碌又寂寞的日子。減少了專欄的數量,也很少在微博上說超過一百四十個字的話,直到那種憋得實在需要情緒出口的時候才會打開文檔,劈裏啪啦敲完所有要說的話,然後命名保存,直接收工。好像所有的情緒也就隨著這樣一個安靜又喧鬧的過程徹底地付之東流,過程就好像一個饑渴的男人,麵對一個AV電影,當最後一點兒荷爾蒙隨著巔峰的高潮脫離體內的一刹那,整個人得到的隻有更多的空虛。

有說法是2014年是寡婦年,2015年又是農曆羊年,不適合要孩子,於是今年結婚的人就格外多。看著男男女女著急忙慌喜結連理的時候,我總是笑不出來。我也不知道他們中間多少人是能相互依偎走到最後的,他們中有多少人是帶著真愛情定終生的。有時候我覺得我們都在妥協,現在這個年代不允許我們因為找不到愛的人所以終生不娶,沒有一場愛情可以做到所謂的至死不渝。這並不讓人惋惜,這是人的本能。我們必須這樣做,不然我們該如何麵對多舛的人生,我們總該把更多的東西握在手裏,方能解憂。

我什麼都不想要。我不想要錢,我不想要愛情,不想要名利,我不想要我這個年齡應該想要的一切東西,這不是不貪婪的表示,這叫沒理想。最終我確實做到了什麼都沒有,有時候我甚至會想我是不是虧了自己。可是能怪誰?就是因為你總說“啥都行,我不挑”,所以才總得不到最想要的,沒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該說的還得說。有時候,一個人一無所有的導致原因,恰恰是他的一無所求。

微博在一天天地衰退,新的玩意兒在不斷地更新。當年從“飯否”上走下來的一群人卻依舊。時光沒有給任何人留情,他們中依然有人煢煢孑立,也有人終成眷屬,有人背井離鄉,有人幸福地淪為家庭主婦。

就像你我的人生,其實也無非如此,我們也不知道跳躍的下一個音符到底是什麼音色。時間也沒給任何人留情,其實走下來的全憑勇氣。有時候回頭想一想,也能讓自己忙裏偷閑一會兒,隻是誰也不舍得給自己的人生打折。

愛情依舊是所有生物的中心話題,人類存在的地方就依然存在著悲歡離合。即便是任何一個所謂公知,也不能算得準感情的卦。書中講述的大多數故事,都是我目睹或者感同身受得來的一點兒心得體會。一直以來,寫東西的目的不是用來指責什麼人或者說服什麼人,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如果把我眼見的故事說出來,講給大家聽,每個人都可以聽出不同的動靜,就按照你自己的理解去理解,也許會在以後的某一天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突然想起某一個橋段,會覺得麵對了同樣的場景,也許就能恰好幫到了你。以上,就是我完成這麼一本書的全部目的。

做媒體的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快,站在一年的開頭覺得三百六十五天實在遙遙無期,不過如果把它濃縮成十二本雜誌來看的話,其實也無非一瞬間的事兒。曾經怕到要死的三十歲依然在四舍五入之後勝利達到,逃不開,能做的隻有逢迎。曾經在十八歲的時候拚命幻想自己二十歲的樣子,覺得成人是一件特別神奇的事情,然而現在站在二十歲的尾巴上,看未來十年的時候,卻總忍不住想成人遊戲也不消停,沒轍,都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