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鄭有為因與人爭鬥,不敵之下遇險墜入懸崖。竟僥幸大難未死,來到一片宮殿群落中,卻始終不見一人存在。又心生恐懼,不敢停留。狂奔到了最後一座大殿門前,喚著新的希望伸出了雙手,去推那扇不知背後是什麼光景的玉門。
卻說高達數丈的殿門被無聲地推開,意想不到之餘,又慌了神、亂了心。入眼處是三個丈大的字體,分呈一紫、一金、一黑三色,書寫於殿壁之上。三字兩旁又各鐫有一副桃符,古樸大氣,勾人心神。字下設一丈長檀木供桌,上放三本與字同色厚書,也不知是什麼材第的。鄭有為雖不認識字,卻總覺得內心深處有一種蠢蠢欲動的渴望,一時之間所有的害怕、孤獨都不知了去向。
許久之後,鄭有為向別處看去,左邊有數排玉架。上放數百件兵器之類的,下係玉牌,與玉架同色,如羊脂一般。鄭有為心中大為好奇,提步走了過去。玉牌上有類似秦時的鳥蟲篆,鄭有為雖然不認識,但他認識這些兵器絕非凡品。遂,看看這個摸摸那個,隻覺內心受到極大的滿足感。每件兵器花紋大氣、樣式古樸,“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樣樣皆有。還有拂塵、禪杖、蓮台等,樣樣不凡、件件驚世。互相爭著豔、鬥著奇,果真奇豔!
把弄了約半個時辰,最後在一排玉架上看到一柄方天畫戟,作青銅色,戟身有紫金紋絡繚繞,古樸大氣,戟刃寒光懾人,長約一丈,兩指粗細。鄭有為看後大為歡喜,在自己的記憶裏方天畫戟一直是天人所用,不曾想今日竟見到了,怎能不歡喜?一時興起,鄭有為伸手去拿,竟沒拿動,遂又加大力氣才堪堪用雙手提起。“怎麼這麼重!能打架用嗎?或是天人用的?”無奈之下鄭有為又將方天畫戟放回玉架之上。雖然很是想要,但鄭有為還是有自知之明,當前之事還是先了解自身的處境為好。
想至此他又向右邊數排擺著瓶瓶罐罐的玉架走去,不時的張望著周圍,隻覺越看越心驚!如同幻覺般的現實不斷的顛覆著他那早已成型的思維,少年嘛!也曾有過這樣的幻想,隻是而今見了,多少又有些惶恐、質疑、不敢相信。
路過殿中早些看到的三個字前,鄭有為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這三本書應該是修煉的經書了吧?”鄭有為想道。也不覺自己想法是否可笑,猶豫片刻,伸手向離自己最近的紫書拿去。書未拿起卻見一片紫霧瞬間籠罩鄭有為右手,未等他反應過來便向全身蔓延直至將其包裹,僅瞬間光景鄭有為就變成了一個紫霧籠罩的朦朧人形。
然而在鄭有為的腦海裏又是另一幅情景,無數紫色的經文在腦海裏飛舞,似有隱隱約約的宏唱聲伴隨,鄭有為竟看到了自己的腦海,當然也看到了那些經文,原本灰蒙蒙的腦海現在被經文照成了紫色。如此持續了半個時辰方才停止,紫色經文隱去不見,隻留下一段修行之法:“以精生氣,以氣育神,以自身丹田為本,呼吸天地靈氣、萬物精華,貫通經脈運轉二十四周天,是以於丹田成丹。丹大成,繼而四十九周天,於識海築元神,神大成,則成仙。”一時間,鄭有為卻是呆了,隻剩腦海中重複的嘶喊“世間真的有神仙!這世間真的有神仙!”
許久,回過神來的鄭有為心中百感交集,喜悅、驚恐、不現實,不斷地左右他的心情。深吸幾口氣後,鄭有為再次向前看去。
金光祥和的字為“佛”字,下放的書為“佛經”,其兩旁桃符為:善得善舍;大慈大悲。
黑光霸道的字為“魔”字,下放的書為“魔經”,兩旁桃符為:追風醉癡;不羈自由。
而自己修煉的是“道經”,那個紫光尊貴的字正是“道”字,兩旁桃符:玄參天地;清靜無為。這些形似鳥蟲篆的文字,鄭有為也都認得了。
果真是神奇!前所未有的震驚使得鄭有為已忘卻了許多事,忘了孤獨、忘了害怕、忘了那劫後餘生的喜悅,甚至暫時性的忘了身在他處傷心不已的父母。少年的心,此時完全被那震驚與好奇所占據。此地名為“三聖堂”是何作用先不多說。
正是:少年得天眷,隻今踏上修行路。未明道德誌,人生還需多磨難。愛恨情仇事煩憂,名利權欲惹身騷。昨日瑣事結因果,今朝捧酒癡夢語。酸甜苦辣嚐一遍,人生真諦銘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