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解體演講(2 / 2)

“失落之餘,我期待能夠出現一本超越它的小說。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認為這似乎已成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心願——直到我在網上看見了西澤保彥先生《解體諸因》一書的介紹。”

“說實話,單隻是這個書名就叫我激動不已。第一時間入手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原本認為既然是以‘解體’為賣點,那此書想必走的是血腥恐怖的路子。豈料西澤君竟然用了戲謔幽默的筆調來演繹一個個解體故事,這實在大大出乎我的預料。不僅如此,與奎因嚴密的、數學論證般的邏輯推理有所不同,《解體諸因》雖然也倡導邏輯之美,但它的邏輯,用‘奇巧’定義興許更恰當一些。而它作為西澤君的出道之作,絕對當得起‘驚豔’二字。”

我略作停頓,正打算繼續說下去,猛然醒悟到似乎有些偏離了主題,立刻適可而止,重回軌道:

“當然,我此番前來並不是推銷小說的,而是來與諸位討論關於‘解體’這個問題。”

“解體,未必就是分屍,也不單指分割人體。在我的認知裏,‘解體’是個更為廣泛的概念——將整體分割為一份份,即為‘解體’。我掃視台下,朦朧中感覺大夥似乎都聽得很認真,不由信心大增:我當然也明白,各位出於職業需求,把我請到這裏來的原因,並不是為各位解釋何為‘解體’。我之所以有幸被邀請來這裏,是因為需要我對近幾年發生的幾起分屍案中的‘分屍理由’提出我的觀點。對於此,我今天可謂是有備而來。”

我招了招手,一個年輕的警員走上前來,遞給我一份厚厚的資料。“謝謝。”我接過資料,把它舉在手裏。“這份資料,基本囊括了近幾年來本市發生的所有的分屍案。有些已經告破,有些卻懸而未決。但無一例外的,大家至今仍然對‘解體之因’不得而知。對於隻知其果,不知其因的事物,我稱之為‘謎’。推理,是唯一可以解謎的鑰匙。而邏輯,又是推理的法則。”

台下小聲議論起來,我連忙咳嗽一聲:“這麼說想必是過於抽象了。其實,我今天來的目的,倒不是做什麼推理傳教士的。好吧,我想各位也等急了。那麼,我們具體案件具體分析,讓我一一道破隱藏在諸多分屍案中的‘解體之因’。”

掌聲再起,我急忙做了個下壓的手勢。“哎,各位不必一直給予我掌聲,這反倒給我壓力。對於演講我是十足的外行,但寫小說卻是我的飯碗。所以,我將一個個案子改編成一段段故事。因為有幸識得幾位影視圈的朋友,而他們恰好對我的故事頗感興趣,所以製成了影片。這再好不過了,免去了我口舌笨拙的煩惱,直接放映便是了。之前我也說過,我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對‘解體之因’的研究,和《解體諸因》一書對我造成的震撼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下麵要播放的這第一個故事,將以《解體諸因》中的一對男女角色作為主角,以此,來表達我對這位天才作者的熱愛。”

我朝剛才那個年輕警察微微頷首,他會意地走到一台手提電腦旁。我會意地退到一邊的椅子上,坐下默默喝著水,準備接下來的演講。

影片開始放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