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指南
授權和放權是老板和經理人之間的商道藝術,創造與分享則是老板和經理人商業邏輯鏈條的根本。
10月12日
事業經理人
職業經理人要做事業型而非“打工型”,公司對職業經理人的要求是具有事業心、責任心,把職業作為生命中的事業來對待,把團隊目標、個人目標結合起來,把個人、部門、公司三者的發展綜合在一起考慮。在真正的職業經理人眼中,工作不是一種短期行為,而是人生道路上要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打工型經理人與事業型經理人的根本差異在於“職業”與“事業”的區別,基本價值理念的不同,勢必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
——摘自2009年7月30日金誌國在青啤半年工作會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可以說,金誌國是青啤最重要的一位“事業經理人”。如何定義“事業經理人”?套用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誌先生的名言,即“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命”。
青啤已經培養了一批出類拔萃的“事業經理人”,盡管他們並沒擁有青啤的太多股份,但他們絕對是青啤的中堅力量。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把工作與自己的理想和誌向契合,並努力追求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事業經理人”保證了大家在商言商,而不必摻雜更多的個人情感。“事業經理人”的概念,才是符合目前中國企業現狀的更好的用人思路。
行動指南
打工型經理人更多追求的是階段性的夢想和利益的契合,而事業型經理人追求的是如何達到長期的夢想和利益的契合。
10月15日
成為“事業型經理人”的三個步驟
成為事業型職業經理人要經過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融入企業文化。“入鄉隨俗”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融入新環境,特別是文化環境,是事業型經理人適應環境的基本能力。經理人隻有融入組織文化之中,才能順勢而為,達成目標。第二步是提升專業素養。當今時代,做好人不難,做忠誠的人也相對容易,但企業更青睞能帶來效益,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能夠有效地把自己既定位於主人,又定位於管家。第三步是保持內心平衡。如果一個人的專業能力在組織中經常不能得到有效發揮,會挫傷工作積極性,出現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職業經理人忘記了專業能力本身也需要接受管理這一事實。
——摘自2009年7月30日金誌國在青啤半年工作會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事業經理人”理念的導入,對於青啤來說,是公司治理結構的一種開創性實踐與深化。
“亮出自己的寶劍,勇敢地和對方交鋒,鬥智鬥勇,想盡千方百計戰勝對方。”電視劇《亮劍》的熱播,使“亮劍”精神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深入到各行各業,喚醒了人們心中沉睡已久的英雄主義情結。
2006年年初召開的青啤總經理年會上,在和各區域營銷公司負責人簽署績效目標責任書時,金誌國有感而發:“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亮劍》中的‘李雲龍’,勇於亮劍,因為市場競爭的慘烈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時間和機會,我們心中都需要一種精神,果斷出手、勇往直前。”
依照今天的價值判斷標準,“李雲龍”當屬萬裏挑一的優秀“經理人”,盡管他性格粗蠻、作風粗野,但是他“業務過硬、能力超群”,能打硬仗,能殺“鬼子”。
行動指南
事業型經理人與企業更像“夫妻”,打工型經理人與企業更像“情人”。“情人”之間的忠誠度顯然要低一些,而“夫妻”卻是要絕對忠貞、絕對容忍、絕對專一的。
10月16日
留住人才靠機製和文化
目前擺在我們麵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如何引進人才,如何留住人才。靠什麼?靠機製和文化。對內培育人才,對外廣納賢能,使天下人才為我所用。要靠用人機製吸引人才,同時,在文化上,要真正尊重人才,把人才作為資本。人力資本這個支點非常重要,這個支點越接近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發揮的作用就越大。靠什麼結合人力資本和有形資產、無形資產?靠的是機製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