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譯後記(1 / 1)

這部被外界定性為偵探小說的文學作品,在我看來,不妨說應歸屬於心理學範疇。原因在於人受了極度刺激後,會產生失憶、自我意識模糊等心理障礙,如不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造成終身的病態。小說的女主人公就是一個典型人物,其障礙之,乃至於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混淆”主要人物的真實身份,需要讀者自己通過蛛絲馬跡來加以辨別。當然,這麼做是作者故意為之,目的是要增強懸念,誘導讀者一起參與甄別和破案。如此說來,“偵探小說”也就實至名歸了。

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七個章節的小標題都用了三個關鍵字——“我”“殺”“人”,而作者在動詞“殺”上麵做足了文章。所謂的文章就是語的動詞變位,也就是常說的時態。(七個章節標題的動詞時態依次為:複合將來時、簡單過去時、條件式過去時、簡單將來時、複合過去時、現在時、愈過去時。)時態的變化造成事態的迥異,有時甚至產生南轅北轍的結果。因茲事體大,性命攸關,切不可掉以輕心。1991年國轟動一時的奧馬爾案(I affaire Omar Raddad)就是典型的例證。而且,作者利用這個特殊的語現象,其實已經暗示了誰是凶手!由於我們漢語動詞無需變位,這個西方語言的特點,相對於國人來說,是比較難以掌握的。似乎有這麼一個共識:凡學習語者,包括法國人在內,無不畏懼其動詞變位。

竊以為,翻一部外國小說成功與否,根本在於者本身的雙向文化修養。如果者對自己的母語文化都未能熟練地掌握,卻要解異族的文字,那是要貽笑大方的。謹以此點來勉勵今天數量龐大的翻人群,也包括我自己。

宋冬深

2009年6月於瑞士弗裏堡

【注釋】

[1]一種流行於法國的紙牌遊戲。

[2]“尚塞”原文為Chance,意為“機會”。

[3]此處指舊法郎,相當於一百新法郎。以下類同。

[4]‘多多’(dodo)是睡覺的意思。

[5]西方人的迷信,認為從梯子下麵走過去會倒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