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平江城城外軍營的路上。
朱元璋的腦子裏,還是今天在陳家私塾裏聽到的那位先生講的東西。
他還特意跟陳迪了解了一下那位先生。
那位先生叫楊炎,原本他們私塾裏的先生不是這位年輕人的,是一位老夫子,不過那位老夫子因為年紀太大,告老還鄉了。
後來經老夫子推薦,才找到了楊炎。
楊炎看起來很年輕,不過奇怪的是,以前老夫子上課的時候,孩子們總是又吵又鬧,搞得老夫子都快要被氣的吐血三升,但楊炎來了以後,學堂上,孩子們不像以前那麼鬧騰了,而且孩子們好像也都很喜歡上楊炎的課,所以陳迪也就不再過問,讓楊炎留下來給孩子們上課。
“伯溫,你覺得那個叫做楊炎的先生怎麼樣?”
“很年輕。”
“咱不知道他很年輕嗎?咱問的是他上的課怎麼樣?”
劉基沉吟片刻,回道:“說實話,我也算是看過不少書,也見過一些世外學者高人,但從未聽說過楊炎所說的知識。”
“他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我這一路也一直在思考,細細想來,竟是無一漏洞,而且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世間竟還有如此學問,竟然能夠解析世界的本質,以及我們人類意識的來源,不簡單!”
“最可怕的是,他還這麼年輕,他這套知識究竟從何而來?是他自己研究出來的?還是他是哪個世外高人入世的學生?”
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很顯然,他和劉基的看法差不多,這也是他為什麼喜歡和劉基交談的原因,劉基和李善長不同,李善長偏實幹,而劉基偏謀略,想當初,對付陳友諒的時候,劉基對局勢的判斷和看法,就與他不謀而合。
朱元璋想了想,又問:“那你覺得,他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嗯……”
劉基又是沉吟片刻,輕歎一聲,回道:“我不知道。”
朱元璋又問:“那你覺得,一大一小兩個鐵球,哪一個會先落地呢?”
“這……”
劉基又是想了好一會,回道:“這個,我也不知道啊。”
朱元璋沒有再繼續問了。
因為他知道,現在的劉基和他是一樣的懵逼……
……
朱元璋軍隊大本營。
上午的強攻失敗,讓朱元璋和一眾核心骨幹再一次齊聚大本營議事。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座下文武,皆是在後世赫赫有名的謀臣武將。
李善長,劉基,常遇春,徐達,湯和,郭興等等。
“他奶奶的,這張士誠真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就剩一個平江城了,還是死活不投降!”性格剛猛的常遇春忍不住大罵出聲。
“遇春,咱知道你很急,但是先別急!”
朱元璋穩了一下常遇春,而後看向眾人道:“諸位有什麼看法,都可以說一說,暢所欲言!”
李善長站了起來,走到掛著的堪輿圖前,指著堪輿圖,道:
“現如今,徐達屯葑門,常遇春屯虎丘,郭興屯婁門,華雲龍屯胥門,湯和屯閶門,王弼屯盤門,張溫屯西門,康茂才屯北門,耿秉文屯城東北,仇成屯城西門,何文輝屯城西北。”
“我軍已經剪斷了張士誠兩翼,再斷兩翼後,對平江城已經形成了北、西、南合圍之勢。”
“所以我建議,咱們還是要貫徹吳王圍困平江,攻其腹心的戰略方針,不用急著攻城,就采取長期圍困的“鎖城法”,迫使張士誠陷於糧盡兵疲,束手待斃的困境,不日平江城將不攻自破!”
眾將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