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9月23下午,熙洽竟派副司令長官公署秘收張燕卿、軍官教練處總辦齊知政等,陪同日軍多門師團長所帶天野旅團進入吉林,接著就分別占據省城重要機關,並掠奪銀行大批庫銀和軍械廠原存大批槍彈。從此,吉林山河變色,人民殘遭蹂躪,陷入亡國深淵。
至此,僅僅為時一周,日軍已攻城30座,攻占了遼寧、吉林兩省、控製了東北的主要交通幹線。
哈爾濱當時為東北特別行政區官署所在地,既是華洋雜處的國際市場,又是中蘇共管的中東鐵路的總樞紐。“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鑒於哈爾濱的國際關係,放棄了立即用武力奪取的計劃,而利用東北特別行政區區官張景惠,使其先在哈爾濱建立傀儡政權。張景惠,早在28年皇姑屯事件時即與日寇勾結,準備響應日本的滿蒙獨立運動。“九一八事變時張景惠在沈陽曾與阪垣密謀。他答應回哈爾濱後宣布”獨立“阪垣答應接濟槍支彈藥,並派日本顧問新井宗治隨同前往。張回哈後,於9月27日發出布告,正式成立偽”東省特別區治安維持會。聽任新井顧問等從中把持特區政權。9月30日宣布編募特區警備隊。該隊共湊集二千餘人,由日軍供給步槍二千支,槍彈四十萬粒。但因當時哈爾濱還有吉林邊防軍代理副司令李振聲等部表示抗日,迫使張景惠暫時不敢公開反對吉林抗日軍和完全暴露其漢奸的麵孔。
1932年1月27日,本莊繁借口在哈爾濱傅家甸有四個日籍人被抗日軍所殺,應哈爾濱日本僑民會會長的請求,下令出兵哈爾濱。2月3日,日軍開始總攻,並占領哈爾浜南麵的門戶雙城。2月4日,抗日軍在三間堡子同日軍再次激戰。2月5日進行了哈埠市街戰。同日上午10時,抗日軍向賓縣、巴彥方向撤退,哈爾濱即被日軍占領。至此,東北大好河山全部陷入敵手。
“九一八”事變前,中國東北軍號稱30萬人,“九一八”事變後,駐遼寧軍隊有5萬人退進關內,還有14萬人,而日本關東軍當時僅有一萬餘人。“九·一八”事變後雖然陸續增兵,但至1933年4月下旬,總共也不過二萬餘人。中日兵力對比,數量相差如此懸殊,而日本侵略者,竟能輕而易舉地製造柳條湖事件,一夜之間占領沈陽城,一日之內攻城二十座、掠地千餘裏,四個月零十八天,占領東北三省和一個特區,一口氣吞下了相當於日本本土三倍的中國國土,使三千多萬同胞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在後來流行於民間的一首小調中,東北人民悲憤地申訴道:
高梁葉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
先占火藥庫,
後占北大營。
殺人放火真是凶,
殺人放火真是凶;
中國軍隊好幾十萬,
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