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傀儡政權滿洲國(1 / 2)

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迅疾狂野地踏遍東大地。世人為之嘩然。

正在朝鮮的土肥原得知消息後,立即於事變的第二天趕回住所——奉天特務機關長辦公室,這裏已經變成臨時指揮中心。

靜寂空曠的大街,盡失昔日的繁華喧鬧,斷壁殘垣,還嵌著發熱的彈殼,隻有緩緩蠕行的馬車,輪軸吱呀,似在細訴一個民族的苦難。

9月22日,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關東軍三羽”商討下一步行動。

阪垣征四郎毫不掩飾自己的主張:“全麵占領滿洲,作為我國的領土。帝國的部隊一旦有此豐富、堅實的後盾,占領中國、統治南洋將指日可待。”

“我反對!”石原莞爾急急接上阪垣的話音,“未來的滿洲應當形式上獨立,但當權者必須聽命於我們,也就是說,滿洲真正的主宰應是我日本帝國。如果在政體的形式上糾纏而激怒中國人,滿洲將無寧日。”

土肥原靜靜坐在一邊,手中把玩一隻景德鎮瓷茶杯,仿佛與正在討論的氣氛無關。其實他心中已有成案。

“我主張在滿洲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漢滿蒙日鮮五族共和國。這個國家不應該是完全獨立的新國家,至少對外號稱獨立但政權的國防、外交要由帝國把握,整個國家的方向也要由我們操縱。”

土肥原賢二與石原莞爾意見接近,占了上風。阪垣征四郎表示妥協。

“那,由誰來領導這個國家呢,”石原莞爾自言自語道。

“今年8月永田參謀長來滿時,曾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永田君提議一個人,我同意,你們猜猜看。”

阪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對視片刻,輕輕搖搖頭。石原最看不慣土肥原賣關子、玩伎倆這一套。“你就快說吧,別繞彎子了。”

“宣統廢帝!”

“宣統?”板垣征田郎叫道。“清廢帝現在天津,再說,他肯屈就做東三省的皇帝嗎?”

“這就得看我們如何工作了。宣統久居天津,複辟之心不死。隻要我們仍舊扯起滿清大旗,料他不會不動心,何況滿洲又是他祖宗發祥地。”

“說時容易做起來難啊。”石原輕輕歎口氣。

“這件事包在我身上。”土肥原賢二拍起了胸脯。

三人會議最後確定如下方針:

在日本國的支持下,以東北四省(含熱河)及蒙古為領域,以宣統皇帝為首建立中國政權,並使其成為滿蒙各民族之樂土。

土肥原賢二領命辭去奉天市長一職,赴天津劫持末代皇帝溥儀。臨行,土肥原擔心事變後滿洲已成為國際輿論中心,特別不利於下一步驟進行,與阪垣征四郎商量,令田中隆吉和川島芳子在遠離東北的上海製造新的混亂,吸引國際輿論視線,贏得時間解決滿洲問題。

天津“靜園”溥儀——宣統皇帝的寓所,曾是政客陸宗輿的私宅,原名“乾園”。溥儀1924年被馮玉祥驅逐後一直居住於此,改為“靜園”,“靜觀變化,靜待時機”,誌在登基複位之意。

天津溥儀居所“靜園”已經不能安靜了。

“九·一八”之後,孤寂閑居多年的溥儀突然身價倍增,成了各種力量爭奪的對象。先是保皇重臣羅振玉引關東軍參謀上角利一,來津請溥儀出關。到“祖宗發祥地”主持大計。然而由於日本內閣與關東軍在對華政策上的分歧,代表內閣意誌的天津總領事桑島強烈反對溥儀出關,再者天津駐屯軍亦不甘心讓關東軍搶盡功勞,不想交出手中的這張王牌。無奈,歸心似箭的溥儀隻好答複“暫不出關”。後有張學良嚴令不許溥儀走出天津一步,南方的蔣介石也派人遊說溥儀“現在上海最安全”。

一心做著複辟夢的溥儀,每日茶飯不思,如坐針氈。就在這時,土肥原找上門了。他給溥儀帶來了希望。他的“和藹可親”,解除了溥儀的緊張;他“言語中肯”,消去了溥儀的疑慮。看看溥儀的自白吧:

(他)臉上自始至終帶著溫和恭順的笑意。這種笑意給人的唯一感覺,就是這個人說出來的話,不會有一句是靠不住的。

他向我問候了健康,就轉入正題,他說關東軍對滿洲絕無領土野心,隻是“誠意誠心地,要幫助滿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國家”,希望我不要錯過這個時機,很快回到我的祖先發祥地,親自領導這個國家;日本將和這個國家訂立合守同盟,它的主權領土將受到日本的全力保護,作為這個國家的元首,他一切可以自主。

他的誠懇的語調,恭順的笑容和他的名氣、身分完全不容我用對待羅振玉和上角利一的態度來對待他。陳寶琛所擔心的——怕羅和上角不能代表關東軍,怕關東軍不能代表日本政府——那兩個問題,我認為更不存在了。土肥原本人就是個關東軍舉足輕重的人物,況且他又斬釘截鐵地說:“天皇陛下是相信關東軍的。”

土肥原望著漸漸咬鉤的獵物,心中暗喜。然而這位皇帝的內心還藏著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他問土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