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首抗日軍戰江橋(1 / 3)

11月4日,馬占山下達了自“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第一道抵抗的命令!

江橋抗戰開始了!

也就從這時開始,小小的江橋溫度驟然升高,成為全東北、全中國、全世界關注的熱點。

仗,打得很苦。我方軍民在抗戰中的表現更是感人至深。今天,當我們再翻出當時的報紙,查一查當年馬占山致國民黨中央黨部、蔣介石、張學良等的電報;聽一聽那些過來人的訴說,也照樣會為之動容。盡管這些文字還遠不能全麵地反映出當年江橋的血與火。

(日軍)竟居然出首,借口修理嫩江江橋,以日兵掩護張海鵬軍過江。壓迫我防地,開始攻擊。並於昨今兩日,日方飛機8架、炮廿餘門,猛烈環攻,勢非直搗江省省垣不可……

——1931年11月6日電

值得一提的,張學良在接到這份電報後,也改變了不抵抗主義的態度。他在當天發出的《報告東北戰況的通電》中,明確要求馬占山采取“正當自衛方法”。

連日激戰,晝攻夜襲,恣意殘殺,我軍死傷枕藉。日軍武器精良,勝我百倍,明知江省聯絡已絕,呼援不應,僅以一隅之兵力,焉能抵日人一國之大敵。前線將士莫不深明大義,慷慨激昂,大有氣吞河嶽,敵愾同仇之勢,兼之占山受國家倚畀之深,人民寄托之重,目睹遼吉淪胥,江省危如壘卵,與其坐失國土,委諸父老於不顧,毋寧犧牲一切,奮鬥到底……本日日本軍迭派飛機,向我連續擲彈,一麵調集兵力逐漸推進。觀察情況,恐於最短期間,必大肆圖攻。占山守土有責,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之地,淪於異族……

——1931年11月7日虞電

戰鬥中,騎兵連長張德冒著敵人猛烈炮火巡察一處渡口,不幸殉職。二營營副李英奇在敵機轟炸時,以身殉國,連副張九洲在反擊戰中壯烈犧牲。在戰鬥緊張時,馬占山將軍親臨1418高地督戰,極大鼓舞了全軍將士。

馬占山將軍率部浴血奮戰的事跡,更加激起了全市愛國支前的熱情。

省城公安局、一、二、三署的人員,在各路口設崗,征調民工、馬匹和車輛。有位外號叫‘李傻子’的馬車會長,不僅協助當局張羅車馬,而且把自己的幾匹好馬送到前線。征調的群眾的大車幾乎承擔著所有的運輸任務。群眾趕著支前的大車,來往於省城和江橋之間,運送軍隊、傷員、給養和彈藥。

僅芙蓉街、永安裏一帶的飯館,就有同心園、天一坊、富有園、味美齋和美華春等等,都為支援前線作出了貢獻。先是所有飯館都蒸饅頭,可以掛幌半營業。飯館按自己的任務從商會領出44斤的小袋麵粉,每袋麵粉蒸出52斤饅頭。以後用的麵粉是大袋的軍用‘沙子麵’。麵袋是斜紋布做的,袋底上有綠色的菱形戳記。再以後掛雙幌的飯館改烙大餅。這時所有飯館不掛幌,全部停止營業,支前任務也大大加重了。有的飯館,如同心園,幹脆用大板子交叉地把門前釘死,以防影響勞作。由於戰爭,平時排隊賣炭和獻柴的車進不了城,飯館的燃料因而很缺乏,然而大家千方百計克服了困難。剛開始的時候,蒸饅頭、烙大餅隻是在白天,後來就白天晚上連軸轉。但在同心園掌管麵案的員工,支前任務加重後,一連十多天沒有回家。飯館的師傅們聽說前方的將士們吃不著菜,烙餅時就主動加上有鹹淡、作料的湯油,蒸出的饅頭和烙好的大餅晾涼後,裝在原麵袋裏交到商務會,再裝上插著小黃旗的大車,由穿著灰色軍服的兵士押車,源源不斷地送到前方。

此役之慘烈,由馬占山兩個電文可知:

此次攻擊大興,日軍四千餘人,黃衣銅帽,大炮四十餘門,飛機七八架,鐵甲車3列……日軍自支日午以來,開始向我攻擊,下而炮炸,上而飛機,陸空交施,凶暴至極。我將士拚死抵抗,不為所屈,碧血橫流,再接再勵。戰三日兩夜,敵人傷亡大半,我亦損失奇重。因大興地勢難守,增援不及,未忍將戰士孤注一擲,因於麻日下令左右互相掩護,再撤退至江橋50華裏之三間房車站一帶,以資固守。8日,該林少佐持本莊司令通告,令占山速將江省政權授予張海鵬,否則日本軍即將占黑龍江省省城,現正在交涉中。是役也,我軍因無防空兵器,致官兵傷亡五六百名之多。雖然,士氣仍未稍餒,依然振奮異常。現在雪地冰天,防禦橫暴,不惟當地各界共見共聞,即各友邦人士眾所目睹……占山等守土有責,愛國心同,早知沙塞孤軍,難抗強日,顧以存亡所係,公理攸關,豈能不與周旋,坐以待斃?援田橫五百之義,本少康一旅之誠,謹先我同胞而赴國難焉。特電奉達,敬希垂察。

馬占山、謝珂叩灰印

(日軍)茲於11月16日國聯開會之際,加派大部兵力並唐克車多輛、飛機十餘架、重炮8門,晝以繼夜,向我猛攻。直至18日晨,我軍力盡兵單,加以器械不利,彼將防線一部衝破,我軍誓死反攻,肉搏多時始得恢複原防。又於午後2時,日人以唐克車重炮猛攻急撲,以至全軍動搖,幾不能支。幸我軍心振奮,人一當百,尚在抗持時間,敵複騎兵四出,到處擾亂,並以8架飛機向省垣擲彈示威。商民驚恐萬分,紛乞暫避相當地帶,以免人民塗炭……茲為俯順輿情,尊重國聯,暫行退避相當地帶,靜候公理之解決,臨電泣涕,不知所雲!

黑龍江代理主席馬占山、謝珂叩巧印。

18日這一天,震驚中外的江橋抗戰失敗了。

11月19日,馬占山被迫下令退出齊齊哈爾,帶著黑龍江省軍政兩署的人員,撤到了電報裏說的“相當地帶”——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