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倫,馬占山一麵繼續組織抗日,一麵麵臨著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他將做出舉世關注的新的決擇。
日本人要在東北站穩腳跟,光把溥儀這個大木偶掌握在手裏還不夠,他們還要掌握一堆中木偶、小木偶。而為了達到順利占領黑龍江的目的,“為在國際聯盟調查團來滿之前,鞏固滿洲國的基礎”,他們不光是要打敗馬占山,而且最好是能夠使馬占山也成為他們的掌中物。於是,他們還在與馬占山正打著的時候,便開始了對馬占山的誘降活動。而為日本人幹這件事的則是東北很有名的兩個大漢奸——趙仲仁和韓雲階。
趙仲仁,早年曾經留學日本,是齊齊哈爾市最大的房閥。此人不是那種土財主,而是一個頗有政治野心的人。他花大錢當上了國會議員,並參加了安福俱樂部。後來又因善於巴結吳俊升而青雲直上,由黑龍江省森林局長一躍成為呼倫貝爾道尹,萬福麟任黑龍江省主席後,趙仲仁又當上了省政府委員。
韓雲階,是哈爾濱義祥麵粉廠經理。此人早年畢業於日本名古屋高等工業學校,由於有了這段經曆,使他不但會講一口流利的日本話,而且與日本的一些上層人物也有較密切的來往。
“九·一八”以後,與日本勾結在一起的趙、韓二人一下子變得異常活躍起來。他們先是到處散布“抗戰無益,抗戰必敗”,後來又利用江橋抗戰失敗後,馬占山處境危難的機會,直接向馬占山展開誘降活動。
11月28日,趙打電話給馬占山的參謀長謝珂,叫他勸馬占山投降:“江省大局已定,現由英積華率領哈爾濱警備隊一部赴江省維持治安,準於29日進省接防,張長官既派英積華代理……請轉致馬主席,將黑龍江省印信,及財政等權交出……將來張長官任東北最高職務時,江省主席,兄弟敢擔保,仍屬馬主席……”
對此,謝珂回答說:“至於江省印信、財政等權交出一事……實在辦不到,請君不必費心。目下我軍反攻之心堅決……上下一致,凡在馬主席部下,如有敢言與日軍妥協者,無論何人,皆有誅殺之權。”
趙仲仁所提到的張長官,名叫張景惠,遼寧海城人。此人原本是個走街串巷賣豆腐的。後來當了胡子,成了張作霖的一個得力助手。為張作霖立下過汗馬功勞,因此在張作霖執掌東北後,他也不斷加官晉爵,成為東北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九·一八”後,他一直彷徨觀望,待機而動。日本人可謂“慧眼識漢奸”,一下子就看中了張景惠這塊上好的漢奸料子,通過趙仲仁、韓雲階積極拉攏他,並許諾以黑龍江省主席的位置。張見利忘義,自己下了水還不算,現在又來為虎作倀地拉馬占山下水了。
趙仲仁碰了釘子,但日本人卻沒有就此停止對馬占山的勸降活動。12月6日下午3點,日本人再一次讓張景惠和趙仲仁打電話給馬占山,通知他說日本關東軍的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大佐要親自去與馬占山會談,當即遭馬拒絕。但兩天後,板垣卻帶著一大幫記者,在趙仲仁的帶領下,強行過江要與馬占山會談。馬占山開始堅持不見,但經不住趙仲仁的苦說甜勸,終於答應與板垣進行了會談。
在這次會談前,馬占山先對中國記者說:“無論日本人如何利誘威脅,我決不能成為投降將軍,或與日方妥協。”然後又對外報記者說:“此次中日事件,實屬不幸,不過本人守土有責,不能不謀自衛,今後希望中、日、英、法等輿論界,不分界限,共同努力,使此類不幸事件永不發生,則世界真正和平,方能實現。”
會談中,板垣提出由張景惠出任黑龍江省省長、馬占山掌軍權、日本人負責滿洲國防、省內礦山、鐵路等要求,馬占山口頭上委婉表示可以考慮。但等到板垣真的拿出會談紀要請他簽字時,馬占山便使出了張作霖在與日本人打交道時曾經多次使用過一個“絕招”:
馬占山將軍困惑地看了一下文件說:“本人出身綠林,沒有學問,做為男子大丈夫,既然有了協議,就不能背叛。請相信做為男子大丈夫的馬占山的話!”對這種直率的談話,首先是駒井顧問為之感動,說聲“好!”阪垣大佐也點頭同意,把文件放回了皮包裏。
馬占山雖然沒有在協議上簽字,並在會談後發出通電表示“誓不屈服”,但卻沒有嚴辭拒絕日偽的誘降活動。12月11日,還專門在呼蘭鬆浦鎮與張景惠進行了會晤。此後,張景惠便成了馬占山與日本人之間聯係的一個主要渠道。
1932年1月30日,東鐵護路軍總司令丁超和依蘭鎮守使李杜率部加入了哈爾濱的吉林抗日軍馮占海部,發表《抗日宣言》,組成了以李杜為總司令的抗日自衛軍。他們一麵電請張學良出兵領導抗日,一麵聯絡馬占山共同抗敵。
2月1日,馬占山再一次發出通電,向全國同胞表示:
“占山等謹率部屬,效死殺敵,念茲在茲,義無反顧。惟有我海內外同胞,共凜匹夫有責之義,群起動員,毋任各個擊破而保我子孫,還我山河,在此一舉。彼有良械,我有熱血,精神終勝物質,勝算貴在決心。禍燃眉急,切共圖之,並盼各友邦人士一致主持公道……”
2月4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哈爾濱。丁超、李杜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但仍難以抵抗日軍的猛烈進攻,在此危急時刻,他們電請馬占山出兵援助。馬占山當即派出苑崇穀旅前往哈爾濱,該旅於途中遭敵襲擊,傷亡慘重。
2月5日,李杜、丁超率部退出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