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湯二虎發錯虎威(3 / 3)

蔣介石說:“在這個節骨眼上,你去一趟也會提高你的身份的。你去以後,見機行事了。”

宋子文當時正是年富力強,頗具野心,為了敷衍輿論,撈取個人政治資本,便於1933年2月17日偕同張學良和隨員、衛兵一行人馬,分乘30輛汽車,浩浩蕩蕩向熱河進發。湯二虎聞訊後,認為這些人來熱河於他不利,於是又罵起街來:“小六子是不是勾結宋子文來打我的主意?”他的左右幕僚們便極力勸說:“因熱河防務吃緊,他們是代表中央來視察的,閣帥可趁此機會向他們多要些錢,多要些東西,這是對咱們有利的事,應當表示歡迎。”湯二虎感到這些話有道理,就於當日下午5時在市郊廣仁嶺梁上迎接。湯二虎當晚主持了熱河省政府的歡迎宴會,宋子文在會上裝腔作勢,講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發了一番豪言壯語,開了些空頭支票,就算來熱河抗戰了。他絲毫沒有準備兌現,隻在承德玩了一天,逛逛離宮,看看外八廟,就回南京向蔣介石報功去了。

宋子文、張學良離開承德,把同來的張作相、孫殿英留下,讓他倆與湯玉麟研究軍事問題。湯二虎當即提出軍餉、被服、槍械、彈藥等要求,都是張作相、孫殿英無法解決的問題。湯二虎當場咆哮起來:“他媽的!看樣子是雷聲大,雨點稀,嘴上說得好,沒有真格的,要啥沒啥,怎能抗戰?這樣的抗戰不是哄人嗎?”

其實,在日寇進攻熱河前,在長城內外,張學良的東北軍和國民黨駐軍達十萬多人,兵力並不少,隻是由於蔣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不能進行有效的抗戰。湯二虎有步騎兵五個旅,三萬多人,光在承德附近就駐有一個步兵旅,炮兵、騎兵各一個團,還有工兵、輜重兵、通訊兵等,但這些官兵素質太差不能打仗。湯二虎把希望寄托在身邊的江湖術上,日軍壓境,嚇得他算卦問卜,聽命於天。

日寇經過準備,悍然於1933年2月28日兵分三路向熱河發起進攻,熱河的湯軍看見日本兵過來,一槍不發就望風而逃,潰不成軍。北票、朝陽、建平、淩源相繼失守,號稱險要地段的平泉黃土梁陣地,也自動放棄,從朝陽至承德的大道完全敞開,日軍如入無人之境。這時的承德市風聲鶴唳,亂成一團,富室巨商、軍政眷屬紛紛向平津逃竄。坐陣熱河省會的省主席湯玉麟不去抗戰,竟然調動前線軍用汽車240輛,滿載他平日向老百姓搜刮的鴉片、金銀財寶、古玩等物,於3月3日下午置承德於不顧,棄城往古北口方向逃去。

主帥張作相疾馬趕到承德時,承德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湯玉麟隻顧用大批車輛搶運私人財產,置緊急軍情於不顧。張作相找他,他人不見麵;打去電話,他電話不接。此刻,劃歸張作相指揮的各路兵馬,見此情景,全觀望不前了!張作相設在承德舊將軍衙門裏的總指揮部,除了幾名參謀文職人員,兵將全無,實際是他孤身守城。

3月3日早晨,城外槍聲四起,張作相獨自坐在椅子上,嘴裏叼著大煙袋,兩眼流淚,問他什麼話他一句也不說……副官衛士見此情景,硬是把他拖進了汽車,拉往他兒子張廷樞的旅隊。

日軍探知這些情況後,馬上派一個騎兵挺進隊,翻山越嶺,晝夜兼程,於3月4日進入承德市。實際上隻是一支128人的小股騎兵,刀不出鞘,兵不血刃,順利的侵占了承德。東京陸軍頭目得知此消息,怕不可靠,經向國民黨政府駐東京公使詢問,才得到證實。

至此,熱河全部失守,喧囂一時的熱河保衛戰,就這樣悲慘地結束了。

熱河戰敗失守的消息傳到北平之後,張學良氣得頓足捶胸,立即通緝捉拿湯玉麟,查抄他在天津的家產。湯玉麟嚇得化妝成農夫潛逃在外,不敢進平津。但張學良的這些舉措,絲毫未能減弱輿論的氣憤。自從熱河戰敗消息傳到北平之後,輿論大嘩,全國同聲譴責南京政府的軍事和外交,而張學良當然又是眾矢之的,被國人攻擊謾罵得體無完膚。南京政府內部的汪精衛,也趁機跳出來,對張學良大加撻伐。張學良很清楚,汪精衛此舉意在一箭雙雕,既可洗清自己,又可借以打擊蔣介石,張學良實是他們派係之爭的替罪羊。

張學良對此雖然看得清清楚楚,但他此刻卻是有苦難言,有口難辯,即使他渾身是嘴,也無從訴說。他唯有悔恨、氣惱、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