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通人情,讓老板主動給予好待遇(1 / 3)

一次外出開會,領導隻帶著一個人過去,就是嚴理成。開會的時候,有客戶向嚴理成的領導提出希望公司追加市場推廣費用,加大電視廣告宣傳的投放,這樣才能協助渠道商推進市場銷售。

領導聽完此話後靜默了幾秒鍾,貌似為難地說:“你的意見我讚同。加大市場投放是好事,但我們內部可能要再探討探討。”接著,領導轉頭詢問嚴理成的意見。

嚴理成是做市場推廣工作的,當然清楚市場推廣對銷售的促進作用,他非常讚同經銷商的意見,當時就將加大廣告投放的好處介紹了一番。

嚴理成說完之後,下麵不少經銷商就附和起來,都非常激動地說今年市場不好做,如果公司不加大廣告投放,他們就沒辦法完成銷售任務。在經銷商的壓力之下,領導不得不當眾許諾第一季度追加廣告投放費用。

會議結束後,領導黑著臉把嚴理成訓斥了半個多小時,說嚴理成沒有聽懂他的意思。

這時嚴理成才明白,剛才在大會上,領導所謂的“讚同”隻是虛話,他的真實意思卻是反對。他是希望嚴理成能聽懂他的“暗語”,替他出麵回絕經銷商這種不切實際的要求。

可是,嚴理成作為領導最信任的人,卻把這件事情搞砸了。

破解“暗語”並不難

有時領導在某種公開場合不好向下屬直接闡述意見,會使用意思模糊甚至意思相反的暗語;有時同事之間的交流,礙於麵子或同事關係的考量,同樣也會使用讓其他人摸不著頭腦的暗語。對於每個職場人士,特別是職場新人來說,聽不懂暗語危害甚大:輕則讓你誤事,重則可能觸及老板或領導的雷區,令他覺得你不是個可以信賴的人。

職場暗語也屬於公司文化底層的一部分,它們不會被訴諸文字,也不會被公開告知。這是在特定企業製度、企業文化、領導者意誌的影響下,無意識中形成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語言係統。如何識別這些暗語、讀懂這些暗語的弦外之意,對任何一個職場人士來說都是有實際意義的。

怎麼識別職場“暗語”呢?

首先,要了解別人的表達方式。

職場暗語作為一種非正規的表達方式,不是所有人都習慣通過它去傳達信息的,所以,同樣的信息從不同的人嘴裏表達出來就會有很大的差異。要識別別人所說的話是正話還是反話,是暗語還是明語,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說話者一貫以來的表述方式與表述習慣。

其次,要理解說話者的語境與立場。

語言表述的真正意義除了看內容之外,與表述者所處的語境密切相關。同樣一句話,其實質的意義可能會由於說話者所處語境不同而有天壤之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員工做了錯事,領導批評他可能通過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可能非常直接地處理,那就是板著臉批評員工;還有可能就是在公司大會上或當著其他員工的麵,表麵言語溫和,其實暗含批評。

毫無疑問,前者表達是直接,屬於明語表達;後者則是暗語,領導者為顧全受批評者的麵子,將尖利的批評言辭包裹在鼓勵之詞中,目的卻是希望受批評者聽出其言外之意,並予以改正。

所以,在職場中,哪一些語言表述屬於暗語或者存在雙重意義,識別者一定要考慮言說者敘說時所處的語境,以及言說者當下所處的立場,這些都是正確鑒別信息的關鍵因素。

在不公平中給自己創造平衡

工作中要借助外延能量

一天,一隻老青蛙遇見一隻老蜘蛛,便大吐苦水:“我自蝌蚪時代開始,便辛勤勞作,沒有一天懈怠過,但仍然是汗流浹背方能糊口,現在我年近黃昏,已經喪失勞動力,等待我的命運隻能是饑餓而死。而你,我從來沒見你勞作過,卻是衣食豐足。就是現在老了,仍然不愁吃喝,自有投網者,送來美味佳肴。哎,不是說‘天道酬勤’嗎?這世道,真不公平啊!你說這是為什麼?”

老蜘蛛回答:“你說我沒勞作,這不對,想當年,我剛離家獨立,每天餓著體膚,熬著筋骨,日複一日地織我這張網,好不容易生活才有了依靠。就是現在,我還要隨時修複經常出現的破洞。你之所以生活艱辛、老而無靠,是因為你是在靠四條腿生活,一旦四條腿跳不動了,生活就失去了依靠。而我是靠一張網在生活,網不會因我年老而衰,所以雖然我年事已高,但生活不愁。如果我也像你一樣靠我這幾條纖細的腿來生活,我會生活得比你還慘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