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 記(1 / 1)

自2000年開始,筆者給教育學專業的研究生講授《教育原理》課程,深感教育學的博大精深,要講清楚屬非易事;研究生們也感到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有些距離,學習的教育理論很難運用到教育實踐。如何縮短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的距離?這是筆者近幾年來一直在苦苦追尋的問題。

自2002年始,筆者嚐試在教學中引用大量的教育案例,通過案例的客觀陳述、理性分析、相互討論來理解相應的教育理論,結果深受學員的歡迎。於是開始分專題搜集教育案例,至今已累積300餘則,但如何將這些案例進行係統整理使之適用於教學則是另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案例本身具有多種解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教育原理進行分析,這就使案例的排列提供諸多的可能。盡管本書中將82個案例分為8個專題,但這並不代表惟一,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作出自己的理解。能從不同的視角分析同一個教育現象,正是一個教育學研究者應該具備的教育思維,也是作為一個研究生應該達到的境界。

筆者試圖根據一定的學術邏輯對每個專題的案例進行排序,但由於案例本身的性質決定這種排序隻是筆者個人的一種觀點,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重新理解。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參與編寫的人員有傅建明、許紅、陳宜挺、王豔、徐敏娜、徐敏娟。先由傅建明列出編寫提綱,然後分別搜集相關案例,再根據要求對搜集到的案例進行篩選,然後確定了82個案例根據8個專題進行編寫,最後由傅建明修訂定稿。書中的問題與思考供讀者在分析案例時參考,案例分析僅代表一家之言,讀者可以根據相關原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本書雖然完成了,但這僅僅是一個初步的探討,將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學員的需要不斷加以調整。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研究生學院李偉健教授提供的機會,感謝研究生院樓世洲教授的支持與理解,感謝我家人給我的靈感與良好的寫作環境,感謝所有關心此書出版的同事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