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酒能補陰陽(14)(2 / 3)

【製作方法】 將上述各藥洗淨,曬幹,裝入細紗布袋中,紮緊口,放入小壇內,倒入白酒浸泡10日即成。

【功效主治】 補腎,益氣,補血。適用於女子子宮發育不全、月經不調或不排卵、不生育者。

【服用方法】 每次10毫升,每日服2次。

延壽獲嗣酒

(《藥酒彙編》)

【原料配方】 生地黃45克,覆盆子、炒山藥、炒芡實、茯神、柏子仁、沙苑子、山茱萸、肉蓯蓉、麥冬各15克,牛膝、鹿茸各25克,龍眼肉、核桃仁各10克,白酒30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上述各藥加工切碎,用絹袋盛之,紮緊口,放入壇內,注入白酒,密封後隔水煮7小時,然後埋入土中3日,取出靜置5~7日即可服用。每晚睡前服15~50毫升。

【功效主治】 補精填髓,健身益壽。適用於身體虛弱、不耐風寒勞役;或思慮過度、氣血兩虧;或半身不遂、手足痿酸痹或精元虛冷、性欲減退、久而不孕;或頻數流產等症。

【服用方法】 勿令醉,男女均可服;服百日後,身體便可恢複正常。

枸杞益智酒

(《聖濟總錄》)

【原料配方】 枸杞子、益智仁各15克,家釀糯米酒200毫升,紅糖30克。

【製作方法】 將益智仁、枸杞子置瓦缸內,加適量清水,旺火煮沸,加紅糖,改文火煮20分鍾,加糯米酒,再煮20分鍾即成。

【功效主治】 溫補腎陽,固精助興,增強性欲。亦治女子性冷淡。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飲服15~20毫升。

鹿血酒

《普濟方》

【原料配方】 鹿血200毫升,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 殺鹿時取新鮮血液,或以注射器抽取鹿的靜脈血,立即放入酒壇內,再注入白酒,用筷子攪勻,靜置約24小時,取上層澄清液,飲時在熱水中加熱約50℃時即可。

【功效主治】 補虛壯陽,益腎強身,養精和血。適用於陽虛怕冷、腹痛、腎虛陽痿、婦女虛寒帶下、崩漏等症。

【服用方法】 每日飲服1盅(約24毫升),空腹飲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

【專家提示】 鹿為純陽之物,鹿血有補虛養血的功用;《本草綱目》

彌鹿血能“大補虛損,益精血”;《唐本草》說鹿血主治陽痿,能“補虛、止腰痛”。鹿血酒適用於上述諸症患者。此酒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或素有痰熱者不宜服用。

宜男酒

(《永樂大典》)

【原料配方】 全當歸、茯神、枸杞子、川牛膝、杜仲、龍眼肉、核桃仁、葡萄幹各30克,白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上述各藥製為粗末,裝入絹袋,置於瓷壇內,加酒浸泡,密封,隔水加熱半小時後,瓷壇埋入土中,7日後取便可飲用。

【功效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肝腎虧虛、精血不足所致的月經失調、婚後不孕之症。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服10~15毫升。

參茸補血酒

(《濟生方》)

【原料配方】 丹參30克,川芎、何首烏、甘草、茯神各12克,枸杞子、五味子、豆蔻各9克,鹿茸6克,白術、蓮子肉、遠誌、生地黃、當歸、九節石菖蒲各15克,白砂糖250克,白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上15味藥盛入紗布袋內,與白砂糖、白酒一起置入罐中,封罐口,放入鍋中隔水蒸3小時後,止火待涼,埋地下3日出火毒,5日後便可去藥袋服用。

【功效主治】 補血益精。適用於婦女氣滯血虧、閉經、崩漏、月經失調、赤白帶下、腰腿酸痛、幹血癆症,並能調經易孕。男子服能補精種子。

【服用方法】 每次15~30毫升,每日服3次。

五加杜仲酒

(《藥酒彙編》)

【原料配方】 五加皮、幹薑、人參、熟地黃、杜仲各9克,鍾乳石粉12克,地骨皮、天冬各3克,白酒750毫升。

【製作方法】 將上藥裝入絹袋,浸入酒中,7晝夜製成藥酒。

【功效主治】 提高性興奮水平。適用於性欲淡漠症。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飲服15~20毫升。

竹菇酒

(《民間百病良方》)

【原料配方】 竹菇63克,黃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竹菇放入黃酒中,煮三五沸,即可飲用。再加阿膠20克,煮至阿膠烊化,去渣即成。不加阿膠,每劑分2次飲盡,即可。加阿膠者,每劑分早、中、晚3次飲盡即可。

【功效主治】 解痛,舒筋,止血,安胎。適用於妊娠失墜、胎損腹痛、下血等症。

【服用方法】 每日2次,每次15~20毫升。

肉桂雞血藤酒

(《普濟方》)

【原料配方】 雞血藤60克,肉桂10克,冰糖40克,白酒5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