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方法】 在白酒中加入切成薄片的雞血藤、肉桂、冰糖,用文火煮至魚眼沸,停火,冷後加蓋密封,置陰涼處,浸泡5日,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能行血補血,通經活絡,強筋骨。適用於月經失調、閉經及肢體麻木、跌打損傷等症。
【服用方法】 每次15~25毫升,日服3次。
雀肉酒
(《臨床驗方集》)
【原料配方】 麻雀3隻,細鹽適量,白酒6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麻雀去毛、爪及內髒,洗淨,加細鹽適量,共同放入白酒中,煮取500毫升,稍冷後,密封,浸泡3日後去渣,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補腎陽,益精髓,暖腰膝。適用於陽痿、耳鳴、小便頻數及女子帶下等症。
【服用方法】 每次15~20毫升,每日服2次。
芍藥黃芪酒
(《太平聖惠方》)
【原料配方】 白芍、黃芪、生地黃各100克,艾葉3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白芍、黃芪、生地黃、艾葉加工粉碎,裝入紗布袋紮好,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日後,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調經止帶。適用於赤白帶下、月經過多等症。
【服用方法】 飯前隨量溫飲。
當歸熟地酒
(《濟生方》)
【原料配方】 當歸尾、熟地黃各適量,黃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以上2味藥加工粉碎,放入黃酒中,煮沸,去渣,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補血止血。適用於產後血崩、腹痛等症。
【服用方法】 每次30毫升,每日服3次,溫熱飲。
蘇木紅花酒
(《扶壽精方》)
【原料配方】 蘇木(搗碎)、紅花、當歸各1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蘇木、紅花、當歸放入黃酒中,煮取500毫升,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行血散瘀。適用於跌打損傷疼痛、婦女血氣心腹痛、血滯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等症。
【服用方法】 空腹隨量而飲。
川地酒
(《濟生方》)
【原料配方】 川芎31克,地黃汁60毫升,米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川芎放入米酒中,煮取500毫升,去渣,再放入生地黃汁,煮沸片刻,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涼血化瘀。適用於治療婦女熱血旺行而致血崩等症。
【服用方法】 隨酒量而飲,不耐酒者可逐漸增加。
吳茱萸桃仁酒
(《藥酒彙編》)
【原料配方】 吳茱萸、桃仁各9克,蔥白3根,白酒80毫升。
【製作方法】 將吳茱萸炒焦,桃仁去皮、尖,共研成細末,將蔥白煨熟,放入白酒中,煮1分鍾,去渣,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溫經血脈。適用於肝脾不和、脅肋疼痛難忍等症。
【服用方法】 每日服1劑,分2次服完,溫熱飲。
還丹酒
(《普濟方》)
【原料配方】 石菖蒲、補骨脂、熟地黃、遠誌、地骨皮、牛膝各30克,白酒50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前6味藥共研細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日後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理氣活血、聰耳明目、輕身延年、安神益智。適用於老年人五髒不足、精神恍惚、耳聾耳鳴、少寐多夢、食欲缺乏等症。
【服用方法】 每日早、午各空腹服10毫升。
益母草當歸酒
(《民間百病良方》)
【原料配方】 益母草100克,當歸5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益母草、當歸放入白酒中,密封,每日振搖1次,浸泡7日後,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養血調經。適用於婦女血虛閉經等症。
【服用方法】 每次20毫升,日服1次。
獨活參附酒
(《濟生方》)
【原料配方】 獨活、製附子各35克,黨參20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獨活、製附子、黨參加工粉碎,放入白酒中,密封,春夏季浸泡5日,秋冬季浸泡7日,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祛風濕,止痛。適用於女子腰腿腫痛、四肢厥逆、小腹冷痛、身體虛弱等症。
【服用方法】 每次10毫升,每日服3次,空腹溫飲。或隨量而飲,常使酒氣相續。
當歸遠誌酒
(《太平聖惠編》)
【原料配方】 當歸、遠誌各100克,甜酒100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當歸切碎,加入遠誌,拌勻,裝入紗布袋紮好口,放入甜酒中,密封,浸泡7日後,取出藥袋,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 調和氣血,活血通經。適用於女子不孕或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等症。
【服用方法】 每日服1次,每晚隨量溫飲,不可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