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官疼痛提示存在泌尿係統的炎症感染。如尿道炎、前列腺炎、輸精管炎等。尿道炎典型的症狀是尿道刺癢、輕重不一的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難。
警報信號
尿道炎
尿道炎是一種常見病,多見於女性,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非特異性尿道炎和淋菌性尿道炎,後兩種臨床表現類似,必須根據病史和細菌學檢查加以鑒別。
非特異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腸杆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往往有混合感染。
疼痛特點:排尿時尿道有燒灼痛。
其他症狀:
1.急性尿道炎在男性病人中的主要症狀是有較多尿道分泌物,開始為黏液性,逐漸變為膿性,在女性病人中尿道分泌物少見。
2.排尿時尿道有燒灼痛、尿頻和尿急,以致排尿困難。
3.慢性尿道炎尿道分泌物減少,僅有瘙癢或蟻行感,排尿刺激症已不像急性期顯著,部分患者可無症狀。
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又稱為尿石症,主要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和尿道的結石。由於腎和輸尿管的結石與膀胱和尿道的結石,在發病年齡、性別、病因及結石成分上有差別,而在臨床表現上又各有偏重,因此,將腎和輸尿管結石合稱為上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是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於女性,約3:1。近年來,我國上尿路結石發病率明顯提高。
疼痛特點:大部分患者出現腰痛或腹部疼痛。較大的結石,多為患側腰部鈍痛或隱痛,常在活動後加重;較小的結石,多引起平滑肌痙攣而出現絞痛,這種絞痛常突然發生,疼痛劇烈,如刀割樣,向下腹部、外陰部和大腿內側放射。疼痛常陣發性發作,或可因某個動作疼痛突然終止或緩解,遺有腰、腹部隱痛。
其他症狀:
1.疼痛常陣發性發作,或可因某個動作疼痛突然終止或緩解,遺有腰、腹部隱痛。
2.結石梗阻可引起腎積水、腎功能不全,有的病人尚可出現胃腸道症狀,貧血等等。
3.腎和輸尿管結石並發感染時尿中出現膿細胞,可出現高熱、腰痛。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見病,臨床上前列腺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前列腺炎臨床上較少見,慢性前列腺炎在成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因慢性前列腺炎多伴有精囊炎,故又稱為前列腺精囊炎。
急性前列腺炎發病多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減弱時,致病菌由身體其他部位的病灶經血運或經尿道進入前列腺。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較為複雜。
疼痛特點:
1.急性前列腺炎:尿痛、尿道痛、會陰部和恥骨上疼痛。
2.慢性前列腺炎:後尿道可有燒灼感、蟻行感,會陰部、肛門部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溝、恥骨上區、陰莖、睾丸等,偶可向腹部放射。
其他症狀:
1.排尿不適。尿頻、尿急。
2.陰部不適。後尿道、會陰、肛門不適。
3.性功能障礙。如性欲減退,射精痛,早泄。
4.其他,如失眠多夢、全身乏力等神經衰弱的症狀。
精囊炎
精囊炎是青壯年時期男性比較多見的疾病。是由大腸杆菌、克雷白氏產氣杆菌、變形杆菌及假單胞菌等引起。當精囊鄰近器官,如前列腺、後尿道、結腸等有感染或任何情況下導致前列腺、精囊充血時,為非作歹的細菌就會乘機搗亂,侵及精囊,誘發精囊炎。臨床上將精囊炎分為急性精囊炎和慢性精囊炎兩類。
疼痛特點:周身疼痛;伴會陰部及直腸內劇痛,大便時疼痛加重,嚴重者可影響性功能,性交時可引起劇痛。
其他症狀:
1.急性精囊炎:畏寒發熱,甚至寒戰、高熱、惡心、嘔吐等;尿道熱灼感、尿頻、尿急、尿疼及終末血尿與尿流滴瀝等,進行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及分類都升高。
2.慢性精囊炎:與急性精囊炎症狀相似,精液中含有血液(血精),且不易自止,每於射精時出現,延續數月。
膀胱炎
膀胱炎在大多數病例中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出現,而是泌尿係統感染的一部分或是泌尿係統其他疾病的繼發感染。正常膀胱對細菌有很強的抵抗力,細菌很難能通過尿路上皮侵入膀胱壁,尿道遠段內的細菌一般也不能進入膀胱,即使進入膀胱,也會隨著尿液的排泄而驅出體外,致使細菌在膀胱內不能停留、繁殖而引起感染。但在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梗阻、膀胱本身病變抵抗力降低時,正常的膀胱黏膜抗感染屏障容易遭到破壞,則膀胱又極易引起感染。膀胱的炎症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兩者又可互相轉化,急性膀胱炎得不到徹底治療可遷延成慢性,慢性膀胱炎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局部病變因素加重時,又可轉化成急性發作。
膀胱炎約占尿路感染總數的50%~70%,成人婦女膀胱炎的主要表現為尿路刺激征,即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適等症狀。多有白細胞尿,偶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一般無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少數病人可有腰痛、發熱(通常不超過38℃)。查血象,白細胞數通常無明顯增加。
膀胱炎易發生於性交後、經期後及尿道、婦科器械檢查後,致病菌多數為大腸杆菌。本病有白限傾向,約40%可在7~10天內自愈。膀胱炎治愈後,再次發生很常見,但大多數(80%以上)是重新感染,複發者較為少見。
疼痛特點:尿痛。
其他症狀:尿頻、尿急、排尿不適;多有白細胞尿,偶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非特異性陰道炎由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杆菌及陰道嗜血杆菌等引起的陰道發炎,叫非特異性陰道炎。往往在陰道損傷、陰道內有子宮托或陰道塞、遺留棉球等異物,以及塗抹腐蝕性藥物、避孕用具或油膏、刺激性陰道衝洗等情況下,或因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流產及分娩後子宮分泌物增多,長期子宮出血或陰道手術損傷等原因,使陰道的正常防禦功能遭到破壞,為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而發生非特異性陰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