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有道
5種膝關節保健操
膝關節是人體各種活動中負荷較大的關節之一,所以它受損傷的機會也較多。如果平素能夠做一些膝部的保健運動,使其氣血流暢、筋脈疏通,便可以達到健身強膝、防病治病的目的。下麵介紹一套簡單易行的膝部保健操:揉膝運動取坐位,小腿屈伸均可,將兩手搓熱,分別放在兩膝關節處,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覺微熱為佳。然後用兩手的大拇指或食指按揉陽陵泉(位幹小腿腓骨小頭前下方約1寸處),左、右各按揉10~15次。
抱膝貼胸直立位或仰臥位,全身放鬆。抬起右腿屈膝,然後雙手抱膝,用力使膝關節最大限度地貼近胸部,稍停,鬆開雙手,右腿恢複成原來狀態。接著再抬左腿,動作與右腿相同,各做10~15次。
扭膝旋轉兩腿並攏,屈膝半蹲,兩手扶膝,輕輕轉動膝部,可以先從左至右轉動,再從右至左轉動,各自轉動或交替轉動10~15次。注意動作要輕而緩慢,不可過快、過猛。
屈膝下蹲兩腿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扶膝,緩緩下蹲。下蹲時,臀部要盡量貼緊小腿,稍停片刻,再緩緩起立,如此做5~10次可以鍛煉腿部肌肉,增加腿部力量。
踏車運動仰臥床上,兩臂向上伸半圈,如握車把狀,再將兩腿上抬至一定高度,輪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車的運動姿勢,連做30秒後,稍停片刻,再繼續操作,可做3~5次。注意動作要輕快,不要使猛力,屈伸的幅度可由小到大,量力而行。
6種腱鞘炎防治功法
四麵推掌直立分腿,稍寬於肩,兩手輕握拳置於腰際。兩手翻掌上托(四肢並攏),虎口張開,眼視手背,再還原成預備姿勢。兩手向側推掌,同時上體向左轉(掌心向外,眼視左手背)。再還原後,兩手再向側推掌(兩手成立掌,掌心向外)。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肘、腕、指腱鞘炎。
拉弓射箭立正,向左跨一步成中開步,同時兩手成立掌交叉於胸前約30厘米處,兩腿成馬步。左手向左側立掌推出(掌心向外,目視左手背),右臂前平屈後頂(手握拳,拳心向下),兩手變掌下按(手心向下),同時兩腿伸直,還原成預備姿勢。再做上述動作,但方向相反。連續做2~4遍。
適用於防治肘、手指腱鞘炎。
伸臂轉腕直立分腿,稍寬於肩,兩手握拳置於腰際(拳心向上),兩拳變掌屈臂上舉(掌心相對,同時抬頭),兩手握拳(拳心轉向外),兩臂經體側下落成預備姿勢。兩拳變掌,兩臂向下伸直(掌心向外),再經體側上舉,(掌心相對,抬頭)。兩掌變拳屈腕(拳背相對),屈臂經體前下落,還原成預備姿勢。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肘、腕部橈側莖突肌腱炎。
前後展臂直立分腿,稍寬於肩,兩手握拳置於腰部。右拳變立掌向前上方推出(掌心向前,虎口張開),同時左拳內轉後伸,拳心向上,眼看拳眼,再還原成預備姿勢。然後用左拳向前,右拳向後,重複上述動作。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肘、腕部橈側莖突肌腱炎以及腰背酸痛。
馬步衝拳直立分腿,稍寬於肩,成中開步,兩手握拳置於腰部。兩腿成馬步同時,向前衝左拳(拳心向下)。左拳翻掌,還原成預備姿勢。再換右手做上述動作。連續做2~4次。適用於防治肘、腕、指腱鞘炎及頸、肩、腰酸痛。
鬆肩轉腰直立分腿,稍寬於肩。兩手向兩側平舉,同時向左轉腰。右手虎口觸左肩,眼視左側,左手背貼於腰部。然後方向相反再做一次。連續做2~4次。適用於防治漏肩風、肘、腰、背部酸痛等。
如何做手部關節鍛煉
手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累及和最易致畸的部位,因此手部鍛煉非常重要。通過鍛煉,可以減少關節攣縮、關節畸形及肌肉萎縮。手的鍛煉通常可如下進行:握拳,伸展開,盡可能張開五指。重複做5~10次。
取坐位,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伸,依靠大腿股四頭肌的力量,抬高並維持約10秒,然後緩慢放回。每條腿重複5~10次。
腳後跟著地,以腳後跟為軸心,踝關節外旋,維持約10秒,然後緩慢放回。重複做5~10次。
將前臂放在床上,手置床緣,手掌朝上或朝下。先握拳,再伸直,運動時腕先背伸,再屈曲,如此重複。
腕內收、外展,各指靠攏、散開。
雙手指互相抵抗,雙腕關節背伸,雙手合十做拜佛狀。
6種四肢關節痛防治功法
馬步推掌直立分腿,稍寬於肩,成中開步,兩手握拳於腰部。兩腿成馬步,同時兩臂內旋向前推掌(掌心向前,指尖相對),動作要緩慢、連貫、用勁,不能屈肘,腕關節盡力背屈(伸腕)。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四肢關節痛,尤宜適用於膝關節酸痛。
歇步推掌直立分腿,稍寬於肩,兩手握拳於腰部。上體左右轉,右足內旋45度,左足外旋180度,下蹲成歇步。右手向右側推掌,左肘向左側頂,目視左側,再還原成預備姿勢,然後做方向相反的動作,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四肢關節及頸、肩、腰、腿酸痛。
上下疏通直立,兩手輕握拳於腰部,拳心向上,右手上托(掌心向上,眼視手背),上體向左轉90度。上體前屈,同時右手從髖部用掌心摸到左腳外側。上體右轉,同時右手掌撫摩兩腳背沿右腿外側,還原成預備姿勢,再用左手做上述動作。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肩、背、腰、腿酸痛。
轉體回頭直立分腿一大步,兩手握拳置於腰部。上體向左右轉,右足內旋45度,左足外旋150度。屈左膝成弓步。右臂向前方推掌,與右腿成直線,左肘向後頂,向左轉體回頭,再還原成預備姿勢,然後上體向左後轉,做上述動作,但左右足對換。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四肢關節及頸、肩、腰、背酸痛。
左右蹬腿分腿直立,稍寬於肩,兩手叉腰(大拇指向後)。左腿屈膝上提,然後向右前下方蹬腿,再換左腿做上述動作。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髕下脂肪墊勞損、膝關節酸痛、下肢各關節活動不利及肌肉無力、萎縮等。
四麵踢毽直立,兩手叉腰(大拇指向後)。提左膝同時內腳背上踢,提右膝同時內腳背上踢,左外腳背屈膝上踢,右外腳背屈膝上踢,提左膝前踢,提右膝前踢。屈左膝,腳跟後踢臀部,屈右膝,腳跟後踢臀部。連續做2~4遍。適用於防治髖、膝關節酸痛、下肢無力等。
關節炎運動治療3種妙方
膝關節操練法取坐位,漸漸把小腿抬起離地伸直,維持片刻,再徐徐屈膝到最大限度,維持片刻,然後伸膝,如此反複操練。
抗阻操練法
在踝部裹上數斤沙袋,增加操練的力度,再按上法進行操練。
腰部關節操
練法取臥位,屈膝後把大腿抬起,盡力把髖關節屈足,維持片刻再放下,反複操練;然後,頭、頸、胸抬起離床麵,維持片刻,再躺平,反複操練。
通過操練增強肌力,改善關節的穩定性,保持關節的活動度。同時,對患病關節配以撫摩、揉捏、摩擦、捶擊等自我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消腫作用。但操練時應適可而止,不能造成疲勞,以防止關節承受不恰當的壓力而損傷。
4種簡便易行的關節鍛煉法
專門從事人體關節生物力學研究的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人驤,向缺少勞動或不能參加運動的人介紹了幾種簡便易行的鍛煉方法。
揉膝
將雙手手掌分別放置在兩腿膝關節上,兩手同時輕揉左、右膝關節各100次,力度適中,不宜用重力。
轉踝
采用坐姿,抬起兩腿。兩腳同時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30次,以活動踝關節,然後兩腿伸直,兩腳分別繞踝關節上、下擺動各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