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本為傳遞軍事警報而設,但昏庸的周幽王卻把它變成了取悅美人的工具,從而上演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幽王的父親周宣王,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即位後選賢任能,重用召伯虎等一批忠良賢士做自己的輔臣,立誌複興周室。幾年間,周宣王修明政治,增強實力,不斷出兵征討不臣諸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時間出現了諸侯朝貢、四夷臣服的中興景象。然而,好景不長。宣王憂國憂民,積勞成疾,在一次征戰失敗後又鬱悒寡歡,終於在公元前782年去世了。
宣王死後,太子宮涅即位,史稱周幽王。幽王的妻子是申侯的女兒,根據慣例被立為王後,她生的兒子宜臼被立為太子。幽王即位後,醉心於酒色,整天吃喝玩樂,根本不理朝政,甚至於一連三個月都不上朝處理政務,把個周王朝搞得一團糟。當時,有一個諸侯國叫褒國。褒國的國君褒王向見天子如此荒淫無道,便來朝規勸,勸幽王繼承先王遺誌,以國事為重,輕酒色,遠小人,重用賢良,複興周室。沒想到,幽王根本聽不進去,一怒之下竟把褒王向關進了大牢。這樣一來,群臣不再敢進諫,任由幽王胡來,周朝的政事更加不堪收拾。
再說褒國,褒王向的兒子洪德見父親被扣押,十分焦急,忙與母親商量營救的辦法。他們聽說幽王好色,便用重金買下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教給她宮中的禮儀和琴棋書畫等技藝,然後派人送給幽王。幽王見了褒姒,果然龍顏大悅,於是下令釋放了褒王向。
褒姒入宮後,深得幽王寵愛,不久便為幽王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伯服。幽王既寵褒姒,愛屋及烏,對她生的兒子伯服也倍加寵愛。為進一步討褒姒的歡心,他不顧群臣的反對,幹脆廢掉了申後和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申後生怕幽王會加害宜臼,便讓他趁夜逃出鎬京(西周都城,今陝西鹹陽市),去投奔外祖父申侯以保全性命。
宜臼的出走正中幽王的下懷。他早就覺得這個兒子礙眼,現在眼中釘不在了,心裏感覺說不出的高興。然而,褒姒盡管嫵媚多姿、楚楚動人,卻有一件事令幽王很納悶,那就是褒姒從來不笑,不論遇上多麼有趣的事都是如此。每次幽王問及,她總是淡淡地說:賤妾生來就不喜歡笑,請大王不必見怪。但幽王不相信,決心不惜代價,博美人一笑。
不久,鎬京城裏貼出了告示,說誰能設法讓新王後笑一笑,即賞他千金。消息傳開,人們爭相入宮一試。有人說一些荒誕的笑話,有人做各種各樣的怪相,但無論如何,褒姒就是不露一絲笑容。正當幽王無可奈何之際,有個叫虢石父的大臣求見。這虢石父沒有別的本領,卻專會逢迎拍馬,出一些壞點子來取悅君王,因而很得幽王的寵信。這一次虢石父的主意果然又不同凡響,他向幽王提出了“烽火戲諸侯”的辦法。幽王聞言大喜,決定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