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創造良好的交談氛圍
在交談中,隻有遵從一定的禮儀規範,才能達到雙方交流信息、溝通思想的目的。人的交際活動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環境和氛圍之中,談話氣氛和諧與否,會直接影響談話的效果。為了創造一個愉快融洽的談話氣氛,每一個談話的參與者,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態度誠懇
◎寒暄熱情、大方
◎距離適中
②選擇恰當的交談內容
“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人嘮嘮叨叨,自言自語,對增進雙方的了解與友誼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交談需要不斷地開發新的,令雙方和諧愉快的話題作為內容。當交談雙方根據彼此的情況找到一個共同的好的話題時,雙方都感興趣,都覺著有展開探討的必要,這樣才預示著談話正趨向成功。
◎避免以自我為話題中心或沉默寡言
◎談論對方感興趣的內容
◎談吐文雅
◎談話內容應以友好為原則
③交談的語言藝術
人們在使用語言傳情達意時發現,有時交際的成功與否,並不在於語言內容的恰當與否,而在於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這些內容。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其效果可能會迥然相異,這就是為什麼要在人際交往中強調語言藝術的原因,交談的語言藝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平等互敬 ◎準確流暢 ◎機智幽默 ◎態勢得體
④聆聽的藝術
聆聽本身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應充分重視聽的功能,講究聽的方式,追求聽的藝術。聽,可以從談話對方獲得必要的信息,領會談話者的真實意圖。如果不能認真地聆聽,就無法了解和滿足對方的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也隻能是空談,那麼,怎樣才能掌握聆聽的藝術呢?
◎認真耐心 ◎專注有禮 ◎呼應、理解
⑤人際交往中的稱呼禁忌
商務禮儀中的得體語言談吐,要以尊重為主,與客人打交道,要用尊重的稱呼,在國際慣例中有幾種不能用的稱呼:
◎無稱呼:比如:喂,哎……
◎替代性稱號:如:用號碼代替,或“下一個”或“幾床”。
◎不適當的地方性稱呼:在自己生活的區域內用可以,可跨地區、跨文化的背景不能亂用。
◎稱兄道弟:隨便稱兄道弟會破壞企業形象,降低交往檔次,所以要用規範性稱呼。
⑥服務人員的語言禮儀
一般公司裏的前台接待人員在接待客人時要做到:
接待三聲
◎來有迎聲:隻要在公司裏或穿公司的工服,無論遇到是否認識的人都要打招呼或微笑點頭。
◎問有答聲:為客戶服務時有問必答。例如:接打錯的電話時,也要做到有問必答。
◎去有送聲:客人走時,有告別之聲,要善始善終。
文明十字,文明五句
◎問候語:“您好”
◎請求語:“請”
◎感謝語:“謝謝”。每個人對其他人的感謝之心應該長存,這是人格的尊嚴,是做人的基本教養,尤其是收費性的服務更要有這個意識。
◎抱歉語:“對不起”。如果遇到有對他人不利的事情發生一定要早說抱歉語,早說會比晚說好,會給人以誠懇之意,這樣會化險為夷。
◎送別語:“再見”
熱情周到
光有禮貌,沒有熱情,禮貌是不夠的,熱情要做到三到
◎眼到:“眼看眼”注視對方談話,如:很多辦公部門、銀行等。還有老板與秘書之間,如秘書在上樓時,老板在樓下與你說話,秘書就要下來與老板講話。
◎口到:要善於表達對別人的敬意,要有稱呼。
◎意到:a.要善於把對別人的尊重、友善、平等相待,熱情之意表達出來。
b.注意表情,因為表情是會傳達情感的。
⑦接待九大用語
◎您好 ◎歡迎光臨 ◎請稍等 ◎對不起
◎讓您久等了 ◎請這邊來 ◎是,明白 ◎請原諒
◎謝謝
十大工作原則
◎做事多一點 ◎微笑多一點 ◎腦筋活一點
◎嘴巴甜一點 ◎說話輕一點 ◎肚量大一點
◎儀表美一點 ◎行動快一點 ◎效率高一點
◎服務好一點
六大服務要求
◎永遠保持微笑
◎聲音幹脆、親切
◎動作忙而不亂,隨機應變,應付突發事件
◎永遠站在顧客的角度想
◎永遠不要在顧客背後議論客人
◎記住客人的名字
向別人致意的規則
致意的基本規則是男士先向女士致意,晚輩先向長輩致意,學生先向老師致意,職位低者先向職位高者致意,作為女士,唯有遇到長輩、老師、上司特別敬佩的人及見到一群朋友時,才需首先向對方致意。
遇到別人向自己首先致意,都必須馬上用對方所采取的致意方式回敬對方,絕不可置之不理。
致意的方式
◎舉手致意 ◎點頭致意 ◎微笑致意
◎欠身致意 ◎脫帽致意(女士不行脫帽禮)
⑧問候形式
日常問候
◎按時間問候,如“早上好”“晚安”
◎場合問候,如與家人道別與問候,朋友間互致問候
◎特殊問候
◎節日的問候
◎喜慶時的問候或道賀
◎事業受挫,家庭遭災等不幸時的問候或安慰
問候方式
◎口頭問候
◎書信問候
◎賀卡、明信片問候
◎電報、電訪問候
◎電子郵件問候
◎送物致意
常用禮貌用語七字訣
作為知書達理的現代人在交談中要使用規範的尊稱、謙詞敬語及禮貌語,使自己的語言文明、禮貌、準確,如果想不起來下列這些雅詞也可不用,也可用白話語來代替。
與人相見說“您好!”,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協助說“費心”,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身體不適說“欠安”
希望照顧說“關照”,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無法滿足說“抱歉”
言行不妥“對不起”,慰問他人說“辛苦”
客人入座說“請坐”,臨分別時說“再見”
初次見麵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
等候客人用“恭候”,賓客來到稱“歡迎”
未及歡迎說“失迎”,起身作別稱“告辭”
看望別人用“拜訪”,請人別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辭用“失陪”
請人原諒說“包涵”,請人批評說“指教”
求人解答用“請教”,盼人指點用“賜教”
歡迎購買說“惠顧”,請人受禮稱“笑納”
請人幫助說“勞駕”,求給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托人辦事用“拜托”
向人祝賀說“恭喜”,讚人見解說“高見”
稱人父親為“令尊”,稱人母親為“令堂”
對方來信稱“惠書”,贈人書畫題“惠存”
尊稱老師為“恩師”,老人年齡稱“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