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三 商務禮儀(2 / 3)

◎落座無聲:入座時,切勿爭搶。在就座的整個過程中,不管是移動座位還是放下身體,都不應發出嘈雜的聲音,調整坐姿,同樣也不宜出聲音,不慌不忙,悄無聲息,體現的是一種教養。

◎入座得法:就座時,應轉身背對座位,如距其較遠,可以右腳後移半步,待腿部接觸座位邊緣後,再輕輕坐下,著裙裝的女士,通常應先用雙手攏平裙擺,再隨後坐下,不要坐下後再整理裙子。

◎離座謹慎:離座時不要突然跳起,驚嚇他人,也不要弄出聲響或把身邊東西弄到地上去。

坐定的姿態

◎麵帶笑容,雙目平視,嘴唇微閉,微收下頜。

◎立腰、挺胸、上身自然挺直。

◎雙肩平正放鬆,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或放在椅子或沙發扶手上,掌心向下。

◎雙膝自然並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並攏或交疊。

◎極正規的場合,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應均為直角。

◎男士就座後雙腿可張開一些,但不應寬於肩寬,女士就座後,特別是身著短裙時務必要並攏大腿,尤其是穿著旗袍、裙子、健美褲時,但也不能靠得太緊,否則會顯得緊張、無安全感。

◎雙腳應自然下垂,置於地麵之上,腳尖應麵對正前方或朝向側前方,雙腳可以並攏、平行、一前一後。

◎側坐之時,雙手以疊放或相握的姿勢放置於身體側向的那條大腿上。

走姿禮儀

走姿屬於動態美,是人在行走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姿勢,體現的是人類的運動之美和精神風貌,要求穩健輕盈,優美、勻速。

行走的姿態

◎行走中上身要正直,頭部端正,目光平視,挺胸收腹立腰,雙臂自然擺動,避免背部、腰部、膝部彎曲。

◎在起步行走時,身體應稍向前傾,身體的重心應落在反複交替移動的前麵那隻腳的腳掌之上。

◎行進時,腳尖保持向前,不要向內或向外。保持步幅大小適中,通常正常的步幅應為一腳之長。

◎行進中,雙腳兩側行走的軌跡,應為一條直線,另要克服身體在行進中的左右搖擺。

◎行進時,雙肩、雙臂都不可過於僵硬呆板,要平穩、不要搖晃。兩臂應自然地,一前一後地,有節奏地擺動,擺動的幅度以30度左右為佳。

②表情禮儀

人們常說在交際中要“察言觀色”,主要都是針對人的臉部表情而言的。“嚴肅使人拘謹、憤怒使人氣惱,佯笑給人虛偽的印象,冷笑給人以奸詐之疑,至於捧腹大笑又有失身份,唯有微笑恰到好處。”

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兩端略提起的笑。它應是發自內心的笑,輕鬆而友善,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理解與友好。微笑不僅可以使人風度翩翩,富有魅力,而且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與友誼。在社會交際中,那些用笑聲傳達愉悅的人,比那些較為嚴肅的人有著更大的優勢。

③手勢禮儀

手主要是人的勞動器官,在交際時,可以用手來表達一定的意思。得當的手勢,有助於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招手、揮手、擺手、握手都表示不同的意義。手勢不僅能夠傳達一個人想要表達的信息,在許多情況下,它還會自然流露出人的心情和想法。例如:緊張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握緊手,興奮的人會振臂歡呼,焦急的人會搓手看表……即使人們可以控製麵部表情,卻無法控製手指,手指會叛變你的意誌而微微顫動等相應的表現。

與人談話時,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更不能手舞足蹈,長輩與上司可能會通過撫摸他人的頭部,輕拍他人肩部以示關心、喜愛和鼓勵,但不分場合的拍打、撫摸極容易引起對方不快。同時,勾肩或搭背也都是不自重的手勢儀態。

在人際交往中,用手指指指點點也是不禮貌的失禮行為。談到自己時,不要用手指指自己而是將手掌按在胸口上,以顯得斯文;談到他人,引路或指示時,也不要用手指指點,一般應用掌心向上,四指並攏,拇指自然伸展的手形來表示。在社交活動中,一般不表情達意的手勢,會帶來負麵影響;所以,在社交場合中,不是為了表情達意,手應保持靜止,給人以穩重之感。

例如:有的人與人交談時,手就會習慣的做一些不相關的動作,掏鼻子、剔牙、擺弄衣服或物件,抬腕看表或手東挪西放等;這樣會使對方感到話題不被重視;還有的人,與人交談時,手足無措,手指發抖,搔頭摸臉,搓手,給人以不自信的感覺。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其手勢的運用含義是不同的,要事先了解交際對象的風俗習慣與忌諱以防引起誤會,因為很多相同的手勢對不同的民族或地區的人而言,含義完全不同。

例如:在我國伸出手掌心向下揮動以示招呼他人,而美國人則認為是喚狗的動作。因此,在與外賓交往中,尤其不可亂用手勢。

握手原則

握手在商務禮儀中起到重要的禮節作用,多用在相互見麵和離別時。表示幸會、感謝、慰問、祝賀、相互鼓勵、再見的意思。

握手的標準方式:行至距握手對象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並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用力適度,上下稍晃動3、4次,隨即鬆開手,恢複原狀。與人握手,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麵含笑容,目視對方雙眼,同時向對方問候。

握手作為一種禮節,還應掌握四個要素。

◎握手力度:握手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但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限度。

◎握手的先後順序為:男女之間,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後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可用點頭或鞠躬致意;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時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別人握完後再伸手。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著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的表現。軍人戴軍帽與對方握手時,應先行舉手禮,然後再握手。

◎握手時間:握手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握手雙方親密程度靈活掌握。初次見麵者,一般應控製在3秒鍾以內,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鬆開;即使握同性的手,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但時間過短,會被認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握手禁忌,不要在握手時戴著手套或戴著墨鏡,另一隻手也不能放在口袋裏;隻有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握手時不宜發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分客套,這隻會讓對方不自在、不舒服;與基督徒交往時,要避免交叉握手,這種形式類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視為不吉利;與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與他人握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的。除長者或女士,坐著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隻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④眼神禮儀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傳神之處”,從一個人的目光中,可以看到他的整個內心世界,生活經曆、個人修養、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甚至連思維的細節都從這裏展現出來。

與人交際時,目光應是坦然、和善、熱情、樂觀的,不應該是冷漠、狡黠、傲慢、貪婪的,更不應該是左顧右盼,擠眉弄眼,用白眼或斜眼看人。

不同的眼神傳遞的信息也是不同的,作為主人招待客人,眼神應熱情而愉快,表示歡迎;在長輩或上司麵前,目光應略微向下,以示謙恭;對待孩子應體現寬厚與慈愛;對待朋友應體現熱情坦蕩。

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和對話題的關注,談話時,應不時的互視雙方,不要長時間麵無表情地盯著對方,這樣是不禮貌的,與人見麵時,也不要上下反複打量別人。

3 交談的語言禮儀